首页 > 文史

诸葛亮空城计划吓跑司马懿15万军队 空城计到底高明在哪里

诸葛亮空城计,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南蛮平定后,诸葛亮开始了北伐大业。诸葛亮在正史上北伐五次,在《三国演义》中北伐七次。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第一次北伐都有详细的记载或描述。换句话说,《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描述与《三国志》的历史记载密切相关。突出的区别在于,《三国演义》在第一次北伐时增加了一个著名的空城计划。

[img]450816[/img]

诸葛亮清空城市规划的背景是这样的:首先,马苏作为前锋抢占了街亭的村庄。结果,马苏到达街亭后,上山扎寨,被司马懿的军队包围,以至于惨败。不仅街亭没有被抓住,而且还损害了士兵和士气。随后,蜀军守卫的柳城被魏国援军郭淮夺得。蜀军被迫退守阳平关,守卫汉中。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发出了“大事走了”的悲叹。当然,败局已经确定,但胜败是兵家常事。对诸葛亮来说,他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地安排撤军。以关兴张苞领兵埋伏在武功山,当疑兵吓唬魏军。张翼急行军修复剑阁,为退军防守做准备。江维、马岱带兵埋伏山中断后,等大军退役,再退役。就这样,诸葛亮的军队开始悄悄撤军。

但在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军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的北伐一直困扰着他,那就是粮食和草。可能是军队中的粮食和草有问题。诸葛亮命令2500名士兵将粮食和草运到西城。在此期间,《探马飞报》司马懿率领15万军队直接前往西城。

这是西城县不可战胜的将军,更不用说守卫城市的士兵了,只有2500名士兵。用这种力量,对抗司马懿的15万军队,自然不是对手。所以,诸葛亮设置了一个空城计划。那么诸葛亮的空城计划在哪里聪明呢?如果你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你会发现所谓的空城计划实际上与空城无关。那么这是怎么说的呢?向下看。

诸葛亮为了清空城市规划,做了三件事:一是隐藏旗帜,四面城门全部打开,80名士兵打扮成普通人,20人打扫街道。第二,诸葛亮自己来到城市大楼,穿上鹤斗篷,开始用专栏弹钢琴。第三,还安排了一个书童。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表现反应如何?事实上,司马懿也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魏军的哨兵来到西城。看到这种情况,他们不敢轻易前进。当他们回来告诉司马懿时,司马懿的反应非常有趣。他用了四个字来回应他,即:“易笑了,不相信。”

[img]450817[/img]

如果司马懿不相信,那么他应该带着警卫前进,但事实并非如此。司马懿“然后停止了三军”,骑着马向前走,然后从远处看。那么司马懿看到了什么呢?双方士兵或普通人都认为司马懿在看四门或诸葛亮弹钢琴,但事实并非如此。司马懿上前听钢琴。

其实高手的决斗不是看表面,而是看内在规律。俗话说,听话要听。如果司马懿是一个粗鲁的将军,诸葛亮在城里弹十架古琴可能是徒劳的。

因此,正是因为诸葛亮认识司马懿,他才以优雅的方式交流。古琴一直是一种优雅的声音。诸葛亮用钢琴和司马懿交流。诸葛亮在钢琴上表达了什么意思?从诸葛亮一生的导演来看,这可能与政治有关。诸葛亮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是士兵。

军事家关心胜利或失败,政治家关心利益。因此,凭借诸葛亮的政治造诣,他应该向司马懿发出政治信号,或者担心司马懿。

诸葛亮用钢琴向司马懿传达了两个意思:

[img]450818[/img]

第一个意思是司马懿一直害怕曹魏君主。从曹操开始,曹睿虽然重用,但他的防御心理并没有消除;

第二个意思是司马懿的处境比我的空城更危险。如果蜀国继续北伐,魏国必须重用司马懿的领导作战。然而,现在破空城俘虏诸葛亮,司马懿的价值消失了,即使离死亡不远。

凭借司马懿的智慧和狡猾,我们怎么能听不到利益呢?留住诸葛亮就等于留下自己的救命稻草。诸葛亮不断北伐,不仅能让他活下来,还能让他掌管军队,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司马懿怎么能不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呢?

[img]450819[/img]

第二件事是司马昭打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划,这只是一种“假装的态度”,也就是说,司马昭可以看到诸葛亮的空城计划有问题,那么其他将军呢?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带兵15万,完全可以派兵马去攻城试试虚实。但司马懿不敢拨兵马试一试,试一试就会俘虏诸葛亮,就会失去自己的未来。但为了让众将相信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真的,他不得不说“梁平生谨慎,从不冒险”。

然而,这句话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诸葛亮一生都很谨慎,从不冒险,他就不会带一个没有统一军事经验的新手马苏去抢街亭。更重要的是,马苏刚刚失去了街亭。司马懿怎么能不明白呢?司马懿所谓的“梁生活谨慎”只是一个借口。

第三件事是赶紧退役。然而,司马懿的退役也令人怀疑。即使诸葛亮的空城计划成立,也是真的,但司马懿统一的15万军队完全没有必要匆忙退役。但司马懿这样做了。他说,如果他攻击这座城市,中国计划,“你知道吗?你应该尽快退休。”

事实上,“快速撤退”应该是不必要的。因此,这意味着,恐怕在这里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害怕将军甚至士兵看到诸葛亮这个空城计划的缺陷,急于撤退。

[img]450820[/img]

结论:诸葛亮的空城计,从表面上看,是诸葛亮的胜利,是诸葛亮智慧的闪光。但从核心的角度来看,或者从事情背后的情况来看,真正的赢家是司马懿,司马懿借诸葛亮实现自救和自我完善。它不仅成为曹魏的噩梦,也成为蜀国的噩梦。事实上,这是魏、蜀、吴的噩梦。从那时起,也就是诸葛亮北伐后,司马懿对魏军的渗透越来越严重,威望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诸葛亮养肥了司马懿。

然而,仅从诸葛亮的空城计划来看,其空城计划的聪明之处不在于空城,而在于空城上传递的信息,或者两位大师在钢琴声中的较量。最后,好的演奏不如好的演奏。好的演奏赢得了一场战斗,好的演奏赢得了三国。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诸葛亮空城计划吓跑司马懿15万军队 空城计到底高明在哪里诸葛亮空城计划吓跑司马懿15万军队 空城计到底高明在哪里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