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准备:汉代刺史,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古代刺史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制度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刺史始建于汉文帝时期,其职权强化于汉武帝时期,是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种方式。
刺史制度是汉朝对秦朝监督制度的继承。秦朝在当地实行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县,中央政府在各县派出监督皇家历史,其地位相当于县守。西汉时期继承了这一制度,但监督皇家历史往往与当地的县守联系在一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img]451090[/img]
为了监督当地的皇家历史监督,防止他们与当地县的私人欺诈和串通,汉文帝设立了一个刺史职位,直接属于总理,专门监督和监督皇家历史如何履行职责。然而,由于当时西汉中央直接管辖的县只有15个,其他地方由大大小小的王子控制。此外,用刺史监督原监督官员是一种资源浪费。此时,刺史只是一名临时职员,权力很小。
到汉武帝时期,随着“推恩令”的实施,诸侯王国的领土大幅缩小,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领土也越来越大。然而,原来的监督历史早已失去了其职能。如何更有效地监督地方官员已成为汉武帝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于是汉武帝想起了汉文帝设立的临时办事员刺史。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下诏,将全国划分为
幽州、
冀州、
并州、
兖州、
青州、
徐州,扬州,荆州,豫州,
凉州、
益州、交州、司州等13个监察区。每个监察区都有一个刺史,全面负责监察区内的郡国。以前虚名的监察御史被废除。
[img]451091[/img]
此时,刺史已成功成为正式编制,不再是汉文帝时期俄罗斯的临时工。然而,刺史的秩序并不高,只有600块石头。然而,刺史的权力并不小。汉武帝规定其权力为“六”:
1、强势豪右,战势欺人。也就是现在说的地方黑恶势力。
2、二千石官员(郡守)不服中央,贪赃枉法。
3、二千石官员执法不公。
4、二千石官员任人唯亲。
5、二千石官员子弟亲属目无王者。
6、二千石官员和地方豪强狼狈为奸者。
刺史的权力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当地县长的食物、饮料、拉撒和言行。如果发现情况,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汉武帝对这些地方官员有多“不安”。
为了防止这些刺史成为以前被废除的监察御史,汉武帝还规定,各州刺史没有固定的办公空间,而是在监察区不断巡逻。刺史每年秋天从中央出发,年底回去复活,也就是说,这些刺史最忙的时候是寒冷的秋冬季节。
想想当时的交通状况,要跑这么大的监察区,刺史几乎要在行程上花费一半以上的精力和时间。这些刺史根本没有时间和当地官员拉关系。再想想这些刺史的工资只有600石。说实话,刺史真的很累。
然而,这些刺史的工作非常勤奋,汉武帝给了他们他们可以看到的未来和希望。一般来说,西汉官员必须在一个级别上工作九年才能升级到一个级别。在600石的等级上工作九年后,刺史可以升级到2000石的“守相”等级,这对这些刺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作动力。
这些刺史工作相当认真负责。
[img]451092[/img]
受此影响,那些地方郡守和豪强自然不敢违法乱纪,也不敢得罪这些品秩比自己低很多的刺史,生怕自己违反了“六条禁令”,被刺史举报。他们能做的就是尽职尽责,遵守中央命令,从而大大改善地方官员。汉武帝正式建立了刺史制度,强化刺史职权,强化中央集权,强化地方控制,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然而,在汉武帝之后,刺史制度不断变化,这不仅对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东汉末年,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分裂混战局面的形成,削弱了中央集权。
古代刺史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这个官职主要是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