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汉朝七国之乱结束后,汉朝可以成为一个繁荣的时代。晋八王之乱后,为什么晋朝之后会有几百年的动荡?
历史发展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归根结底,“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之后的两种不同趋势是由两次动乱前的执政基础、中央与诸侯之间的实力对比、执政权威和动乱延续时间决定的。
@ 两次动乱前的执政基础差异很大。
汉朝至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前建国近50年,经过文帝20多年的努力、轻赋薄赋、水利建设,国力蒸蒸日上,士民之心深厚,汉朝至统治基础日益深厚。
西晋“八王之乱”距离晋国成立仅20多年(公元291-306年)。晋武帝司马炎夺取曹魏基业,建立了一个由世家控制的统一王朝。世家生活奢侈,没有民力。历史上著名的石崇王凯斗富,发生在武帝时期,尤其是晋武帝末年。吴国灭亡后,晋武帝沉迷于享受。把羊车放在哪个妃嫔住处过夜,就留下了“羊车望幸”的典故。
[img]447954[/img]
虽然晋武帝时期也出现了“太康之治”,但整个晋国的政治基础远不如汉文帝治理下的西汉厚重,导致西晋中央朝廷远不如西汉中央朝廷的向心力。
@ 西汉时期和西晋时期,中央政府对诸侯实力的对比差异很大。
虽然西汉和西晋都采用了分封制,各诸侯王在领土上享有民事、经济和军事权力,但西汉在文帝时已经平息了济北王和淮南王的叛乱,开始采取贾谊的“众建诸侯,少其力”政策,对诸侯的实力略有限制,比如齐文王刘死后除国,淮南国分为三等。
晋武帝利用曹魏宗室孤立的弊端,封建27为宗室诸侯,希望能够屏蔽中心。晋武帝时期,他仍然可以用自己的威望和中央政权的力量压制诸侯。然而,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晋惠帝“不受欢迎”。此外,贾南风皇后无法控制诸侯,这已成为“八王之乱”的重要诱因。
第三,在位皇帝的素质差异很大。
虽然汉景帝的班固被评为“避克少恩,无人君之量”,但他的政治和军事能力仍然在线。在位期间,他基本上延续了文帝的治国政策,并继续追求“与人民休息”的政策。钱时曾说过:“虽然景帝的继承服不如文学,但那些善待人民和国家生命线的人可以遵守一切变化,这是一个接一个的40年,海内富裕,风俗醇厚,西都之盛独称文景。”。
继承晋武帝王位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为什么不吃肉末”白痴皇帝——“晋惠帝”。随着执政能力低下,诸侯离心,贾南风皇后“嫉妒少子,丑短黑”,专门从事政治,淫荡,毒害司马昱王子,一手挑起“八王之乱”。
[img]447955[/img]
第四,平乱速度差异很大。
三年一月,汉景帝爆发了“七国之乱”。为了迅速平息战争,景帝首先是政治上消除战争的借口“清君侧”,试图通过杀赵错来平息战争。失败后,他迅速组织军事力量,在三个月内平息战争。七国王子被杀或自杀,领土属于中央政府。只有楚国建立了另一个新的国王。
[img]447956[/img]
“八王之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291年,战争也在三个月内平息。然而,贾南风皇后死亡,谋杀了王子司马昱,在第二阶段引发了持续七年的战争。战争席卷了世界。太平20多年的中原再次掀起血腥风,再次打击了中原的活力。士民分散,民生萧条,导致匈奴、鲜卑、羯座、彝族、羌族等胡人。揭开了五胡十六国的黑暗时代。
@ 以上四点主要是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结束后的不同结果。
与八王之乱相比,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 为什么两朝之间的差距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