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商隐的一生郁郁寡欢,却在史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商隐,字义山,玉西生,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也有人称他为“温李”。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特别美丽动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商隐的故事。

据说李商隐的祖先和唐朝的皇室都是家族,但到了李商隐,他的家庭已经非常贫穷了。不到十岁,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过着艰苦的生活。李商隐是一个长子,在学习的同时,也必须找到一种支持门户网站的方法。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曾经“卖书”来补贴他的家庭。

李商隐聪明好学,“五岁念经书,七岁弄笔砚”,十六岁时擅长古文,小有名气。

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隐迁居洛阳,认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把他带到门口,让他和儿子令狐等人一起学习,亲自教他平行散文,给他生活上的支持,“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幕府担任巡逻,跟随他到运州、太原等地,一边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一边努力学习文章。令狐楚调任京职七年(833年),李商隐离开太原回到家乡,曾在王屋山学习。

李商隐在科场不成功,屡试不中后,终于在开成两年(837年),凭借令狐的延名获得中进士。

[img]448203[/img]

三年(838年)春天,李商隐没有通过博学宏辞考试,然后他的老师令狐楚去世了。葬礼结束后不久,李商隐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担任工作人员。

王茂元也很欣赏李商隐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然而,这段婚姻把李商隐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当时,以牛和尚为首的“牛党”与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的斗争十分激烈。王茂元与李德裕交朋友,被视为“李党”的成员;令狐楚的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婚姻被许多人认为是他对刚去世的老师的背叛。

开业四年(839年),李商隐被任命为秘书省学校书郎,随后调任洪农(今河南灵宝)县尉。李商隐在洪农任职不顺利,被老板责备为死囚减刑。李商隐觉得受不了屈辱,第二年辞职了。

直到会昌两年(842年),李商隐才担任秘书省正字一职,但很快就赶上了母亲的去世。他不得不离开工作,回家孝顺。在此期间,他的岳父王茂元也去世了,李商隐的处境更加艰难。

丧葬期满后,李商隐回到京城,继续担任秘书省正字。虽然“正字”的等级很低,但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李商隐积极支持宰相李德裕,希望重用。然而,第二年,唐武宗去世了。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唐宣宗就位了。李德裕和他的支持者,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权力,很快被排除在权力中心,牛党获得了权力。李商隐早已被令狐等人视为叛徒。此外,他还支持李德裕的施政纲领。牛党的胜利对他来说仍然是雄心勃勃的。虽然他的地位很低,但几乎不值得排除在外。

大中元年(847年),应桂管观察,郑亚邀请李商隐在桂林工作,但不到一年,郑亚就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只能再次回到长安。据说,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写信给他的朋友令狐请求帮助,但他被拒绝了。后来通过考试,他得到了县长这样的小官职。时间不长,他被调回首都。

大中三年(849年),李商隐应武宁军节使卢弘正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但仅仅过了一年多,卢弘正就病死了,李商隐只能再次谋生。幸运的是,同年秋天,西川节让刘仲颖向他发出邀请。李商隐接受了参军职位,入川赴职。他在梓州幕府住了四年。虽然他仍然很沮丧,但他的生活终于平淡而稳定。他彻底放弃了追求名利的想法。

[img]448204[/img]

大中九年(855年),刘仲颖被调回首都。他专门为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位低,但待遇优厚。在这个职位上呆了两三年后,李商隐回到了家乡郑州,几年后去世了。

虽然李商隐才华横溢,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抱负,但他一直在牛李党的斗争中挣扎和沮丧。伴随着他,总是低官职和渺茫的未来。可以说,他的生活就是孤独的生活。

诗人崔珏在《哭李商隐》(二)中写道: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的怀抱从未开启。

鸟鸣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进夜台。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辈子都没开过。”这是对他最好的总结!

然而,这个一生郁郁寡欢的人,却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盛唐、中唐以后,晚唐的诗歌已经显示出衰落,而李商隐的独特性将唐诗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颖,风格优美。他以敏感的心灵和无限的深情,展现了晚唐士人的沮丧和悲伤,创造了诗歌的新风格和新境界。尤其是那些爱情诗和无题诗,缠绵,一直被人们传诵。

据蔡居厚的《蔡宽夫诗》记载,白居易晚年非常喜欢李商隐的诗。他曾开玩笑说:“我希望我死后能转世为你的儿子。”李商隐的大儿子出生时,他被命名为白老,但他很愚蠢。但后来出生的小儿子非常聪明。每个人都笑着说,如果白居易真的来转世,小儿子就是。

北宋时,杨毅、刘筠等人学习了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以诗歌和谐相处,创立了“西昆体”,李商隐成为诗派大师。

[img]448205[/img]

李商隐的咏史诗成绩很高,经常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指陈政事,嘲讽时代。比如《马尾二首》第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观,无复鸡人报晓筹。

这一天,六军驻马,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如卢家有莫愁。

诗歌对唐玄宗众叛亲离、连宠妃都救不了的悲惨结局进行了热烈的嘲讽,含蓄而深刻,意义无穷。再比如这首歌《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加无伦。

可怜的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者讽刺晚唐统治者的崇信佛道,试图长生不老,但不同情国家事务。同时,他表达了一种没有才华的感觉。

李商隐的一些作品往往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不安,被后人视为杜甫诗风的继承。比如这首《安定城楼》:

一路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灿春游得更远。

永忆江湖归白发,想回天地入舟。

不知道腐鼠成了味道,猜意雏雏竟未休。

诗人虽然被反派中伤,仕途受阻,但并不气馁。相反,他鄙视和嘲笑那些反派,充分体现了坚定的胸怀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整首诗含蓄犀利,境界宽广,尤其是第三联,是广为流传的名句。

当然,李商隐最著名的是以“无题”的名义写的爱情诗。这些诗意的情境是空灵的,情感的思想是转瞬即逝的,精致的文字,和谐的语气,令人鼓舞。例如,这首歌:

相见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直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开始干燥。

小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望。

[img]448206[/img]

还有这首:

昨晚星星昨晚风,画楼西侧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断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哀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在这些诗中,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极致,使得有些诗歌过于模糊和模糊,难以理解。后人有句话叫“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郑”。


李商隐的一生郁郁寡欢,却在史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商隐的一生郁郁寡欢,却在史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