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在位50多年,共任命13位丞相,平均每四年换一次丞相。三位丞相被杀,三位丞相自杀。说在汉武帝时代当宰相,分分钟都是致命的,但有一个例外。他当了两年副丞相,又当了两年丞相,最后以80多岁的年龄去世,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公孙弘。然而,这个人表面上是宽容和诚实的,但实际上是极其危险的。低调而报复,连皇帝都蒙在他手里。
[img]446813[/img]
011:早年的一些经历,懂得明哲保身的原则,汉武帝时代得到了重用
据史料记载,公孙宏家境很差。他早年只是监狱的一名办事员,很快就连这位官员都算不上了。他别无选择,只能放猪,但他不愿意被命运控制。建元第一年,命运之神开始眷顾60多岁的公孙宏。汉武帝刚刚继位,向全国发诏要人才。
公孙弘很幸运被选中,任命为博士。没多久派他去匈奴,回来的时候给汉武帝刘彻上了报告,皇帝勃然大怒。公孙弘看人特别准,不等皇帝惩罚他就辞职;元光五年,汉武帝第二次在全国网上搜索人才,公孙弘孝子被推荐。起初,他有一些拒绝,文章后来被刘彻看重。据史料记载,70岁以上的他看起来很帅,看起来很年轻。
[img]446814[/img]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对汉武帝这样才华横溢的皇帝更是如此。能够在汉武帝一朝安享其程,想必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几点。一是投其所好,表面上是儒家那一套,实际上遵循的确是法家。汉武帝非常尊重儒家思想,骨子里其实是法家。他更喜欢独裁专制,最适合伟大的皇帝。早年,公孙弘曾在监狱担任官职,有一定的基础。
另一个是他善于观察文字和颜色,经常有自己的方法与皇帝打交道。皇帝经常举一例三来选择。正是他的特点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周围的大臣都基本了解他的伟大,开始提防他。他是汉武帝时代特别诚实坦率的人之一,他不喜欢公孙弘的所作所为,汉武帝当面指责他。然而,这场信任危机是通过赞美来巧妙地解决的。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散财养士,他的工资没有留给子孙后代。首先是救一些过去友谊很好的老朋友,导致他死后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诚实往往是所有皇帝喜欢的榜样。另一位客人是公孙弘自己的钱,这对生活来说相对简单。
022:一切都装出来了,很多大臣都被他偷偷暗害了
经过多次历史学家的研究,发现公孙弘虽然表面上很慷慨,但内心却很残忍和恶毒。和他一起度假的人表面上和你关系平淡,但实际上却在暗中寻找报复的机会。有很多人真的威胁到公孙弘宰相的位置。主父偃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最后的生活以悲剧告终。
主父偃早年的经历和公孙弘差不多,都很坎坷。与公孙弘不同的是,他的人际关系很差,到处游学的当地人都不喜欢他。元光元年,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从西边到函谷关寻找将军魏青。他是皇帝的姐夫。魏青告诉皇帝很多关于主父偃的事情,皇帝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img]446815[/img]
看到生活慢慢过不去,他急忙写了一章,完全改变了他的命运。大部分都是关于法律的,史料记载说,从那时起,他的父亲每年被提拔四次。这引起了首相孙洪的注意,早就想摆脱它,然后很快。
主父燕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太霸道了。他不仅伤害了大臣和人民的杀手,而且还放过了诸侯王。他认为自己在齐国没有被重用,所以他向朝廷报告说,齐王在压力下自杀了许多违法行为。
齐王自杀的原因是乱伦,赵王很快就敏锐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危险。恶人首先抱怨他的主人,然后立刻成了囚犯。最初,皇帝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处决他的主人。但这时,公孙弘说:“如果你不杀死你的主人,你就不能向全世界的人解释。”
结论:这句话说,主人燕无疑会死,最终以悲剧告终。公孙弘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我不得不说,公孙弘在官场上打得如此得心应手,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
为什么公孙弘能被汉武帝重用?他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