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往往是人才辈出的大时代,在这样一个显赫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前几年大秦帝国的崛起,很多粉丝都是从第一次裂变开始追赶的。大秦最终能夺取世界,自然离不开许多君主的共同努力。事实上,除秦国外,其他国家也有许多熟悉的历史故事。比如赵国时代著名的毛遂,通过自荐迫使楚王救赵国。魏国很多人都知道,从魏惠王时代开始,魏国就失去了活力。事实上,战国后期信陵君的崛起让魏似乎看到了希望。
[img]445864[/img]
第一:魏昭王的儿子以养育3000名门客而闻名,这让他的兄弟非常害怕
1: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威望很高,是王室子弟
说起著名的战国四公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信陵君魏无忌是公认能力最强、威望最高的人,他是宗室子弟。魏昭王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弟弟。据史书记载,魏无忌为人宽厚,礼贤下士。周围的人经常选择追随他,因为他们的名声。这些人纷纷加入信陵君的账下,即著名的门客。战国四公子圈养的门客数不胜数,信陵君也不例外,手下三千门客,可以说人才济济。这样的人要么是掌权者,要么是君主的猜疑。
2:一个小故事让魏王看到这个弟弟不平凡,产生了怀疑
有一天,魏安厘王和弟弟魏无忌下棋时,突然有人说:“赵的兵马准备动,想侵占魏的土地。”这是颠覆国家政权,涉及灭亡的重大事件。魏王立即放下棋子,与一些主要大臣讨论。身边的魏无忌劝阻道:“哥哥,你不用忙。也许你吓到了自己。我们还没下完棋,先下完棋再说。”
[img]445865[/img]
魏王看到弟弟心里什么都没发生,但他还是很着急。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人,传说:“赵王只是带着本部人马去打猎,根本不是为了进攻魏国。魏王心里纳闷,便问:“弟弟,你怎么知道这件事?信陵君没有心眼,直接回答说:“我三千门客中有一个可以深入赵王府,探索秘密。魏安厘王听后大吃一惊,对弟弟开始百般提防。
3:长平战后邯郸之战,赵国都城被包围,信陵君展示技能的机会已经到来
赵国是战国中后期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当时白起以多次战斗而闻名。为了让赵国疏于防范,秦国到处散布谣言。说白了,他已经被撤下了。可想而知,赵国确实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防廉颇。不仅赵括自己战死了战场,他身后的40万军队也被坑杀了。从那时起,赵国一塌糊涂,全国可战士兵屈指可数。史书记载:“赵国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此战后一无所有。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信陵君还有一个身份。他的妹妹是平原君赵胜的妻子。长平战争结束后,秦国错过了歼灭赵国的机会。几个月后,一举夺得赵国更加困难。秦将带着超过10万人围攻赵国都邯郸。赵国首先坚持。但我无法抗拒秦军的猛烈进攻,所以我派了另一波人到魏国寻求信陵君的帮助。
第二:信陵君盗符救赵的故事为人所知,魏王中反间计,信陵君抑郁而终
1:魏无忌偷符救赵的故事名垂青史,邯郸之战终于击退了秦军的进攻
[img]445866[/img]
当时魏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将领叫晋鄙,这个人对魏王非常忠诚。能打仗,恰恰是魏王典型的优柔寡断,是一个无能的君主。魏无忌深知唇亡牙寒这个道理,如果赵国灭亡那么魏国好不到哪里去。在古代,正是虎符可以动员军队,这通常掌握在将军手中。那天晚上,他派人偷虎符。第二天,他准备接替将军晋鄙军,成为军队的统帅。看到将军晋鄙心生疑窦,身边的大力士朱亥手里拿着几十斤重的大锤砸死了将军。魏无忌带领十万大军奔赴赵国,最终击退秦国进攻,赢得邯郸保卫战。
2:这一举动引起了魏王的不满,秦国采取了离间计,魏无忌饮酒过度抑郁
刚才说魏王早就对这个弟弟不满了,信陵君没告诉他就杀了将军,带着十万人马驰去帮助赵国。战后秦王开始害怕魏无忌的实力,派人到魏国都城大梁到处传播魏无忌夺权的谬论。本来魏王不相信这个弟弟,秦国不惜花很多钱来实现目标。这恰恰说明了离间计的可取之处,平庸的君主魏安厘王并没有杀死他的弟弟。但剥夺他的爵位,派别人代替他掌握魏国大权。
信陵君慢慢地开始对他的兄弟和治理国家感到失望。据说他在这个时候开始沉迷于葡萄酒。如果你不能询问国家事务,你只能借酒来消除悲伤。不管你的身体有多好,你都会崩溃。仅仅四年后,魏无极就去世了。从那时起,魏国就没有著名的将军能够阻止秦军的进攻。赵韩灭亡后,魏也灭亡。
魏无忌给魏国带来了什么?为什么他最后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