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国时期,秦齐两国都发生了哪些较大的战役?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2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16年),田和被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三次晋升,赵国、魏国和韩国成为强国之一,田氏代齐。战国七大英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即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秦国和齐国是战国七雄中两个强大的诸侯国。据《战国政策》等史料记载,公元前288年,秦国宰相、侯魏冉率先提议秦昭王称帝。为了提升自己,打击邻国,秦昭襄王离开齐国与山东六国的关系,接受了这一建议。同年10月,他派魏冉到齐国,说服齐闵王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

因此,很明显,齐国在巅峰时期可以与秦国相提并论。而且,战国时期,秦国和齐国爆发了四次大战,结果是相互的胜负!

一、桑丘之战

[img]444409[/img]

桑丘之战发生在周显王46年(前323年)左右,齐国在桑丘(今山东兖州市附近)击败秦国入侵。这场战役是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第一次与齐国正面交锋。对秦国和齐国来说,一个位于今天的甘肃、陕西,一个位于今天的山东。因此,地理位置上的距离促使两者长期没有爆发战斗。当然,商鞅变法后,秦国不断向中原扩张,齐国也在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后走向强大。在此基础上,秦齐爆发了桑丘之战。

在桑丘之战中,秦国通过魏国和韩国向齐国发起进攻。秦军首先越过韩国、魏国和魏国,在大野泽左岸假装是阳晋(今山东省曹县)的主要道路。突然,他从阳晋南下到齐国西南重要城镇亢进父亲(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南部)。这里的道路崎岖不平。秦军想出了他的意外,直接从这里攻击了齐国的腹地。这时,齐威王任命匡章为将军,带领齐军面对战争。

由于秦军是孤军深入,又必须考虑到后方,担心韩、魏二国在后面的计划。秦军只是虚张声势威胁要向齐出兵,实际上却犹豫不决,不敢进攻。匡章充分利用秦军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让双方使者在战争前夕多次交往。匡章借此机会改变了一些齐军的旗帜标志,混入秦军,从而赢得了桑丘之战。得知前线败讯,秦国迅速派陈琏为使者,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前往齐国向齐威王道歉。不久之后,齐楚秦三国在宋国会盟,秦国改变了战略,继续与齐国“连横”。此后,齐秦两国在2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交兵,直到298年齐魏韩联军伐秦。

二、函谷关之战

[img]444410[/img]

公元前298年,齐、魏、韩联手讨伐秦,又称函谷关之战。桑丘之战后,秦国专注于齐国以外的诸侯国,不断攻击魏、韩、楚、赵等国,攻占武遂(今山西桓曲东南)、(今河南邓州)、蒲阪、晋阳、封陵(均在今山西)、襄城等城市。

17年(前298年),秦国攻打楚国,战于分析(今河南西峡),消灭楚军5万人,占领城市10多座。在这种情况下,齐、韩、魏三国担心秦国继续扩张,对自己更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当年联合攻秦。经过三年的苦战,秦军终于被击败,进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和魏之封陵。对函谷关之战来说,也意味着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取得胜利。在这方面,在我看来,正是桑丘战争和函谷关战争促使秦昭襄王意识到齐国难以战胜,从而想到了与齐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削弱齐国的目标。

三、五国伐齐之战

五国伐齐之战,又称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28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将军,与秦、韩、赵、魏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也加入联军)。因此,很明显,五国伐齐战争几乎涉及到战国七雄。在这场战斗中,五国联军和齐国在济西激战,五国联军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接进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夺珍宝巨财一空,全归燕国。

在此基础上,燕昭王非常高兴,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只剩下莒,即墨还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拆除了乐毅,骑劫掌军攻城。久攻不下,却被田单的火牛阵击败。齐国趁势收复了所有失地。乐毅失去了所有的功绩。

在这方面,作者认为,尽管齐国已经成功恢复,但秦国已经达到了削弱齐国的目的。五国伐齐后,齐国不仅整体实力下降,而且拒绝与其他诸侯国合作抵抗秦国。@ 五国伐齐战争的赢家不仅包括燕国,还包括秦国。@ 在这场战斗中,秦国不仅击败了齐国,而且为统一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img]444411[/img]

秦灭齐之战

@ 根据《史记》等史料记载,秦灭齐之战是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战争中攻灭齐国(今山东省)的战争。秦军采取避实攻虚、侧翼进攻的策略,轻松攻灭齐国。秦对齐的战斗如破竹,胜利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毕竟,秦国已经消灭了韩国、魏国、赵国、楚国和燕国,从而完全包围了齐国。

但值得一提的是,秦军在灭齐时,吸取了灭楚轻敌失败的教训,避开了齐国的正面,从燕南下,乘虚而入,直接插入临淄,使齐人措手不及,成功完成了灭齐任务。到目前为止,秦国全部灭亡了赵、韩、燕、楚、魏、齐六国,从而统一了世界,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综上所述,在战国时期,秦国和齐国之间有四次交锋。尽管齐国在前两场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然而,秦国在最后两场战役中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从而成为最终的赢家。


战国时期,秦齐两国都发生了哪些较大的战役?战国时期,秦齐两国都发生了哪些较大的战役?

,,,,,,

  • 宋玉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名词赋家宋玉生平介绍
  • 宋玉简介:宋玉,又名子渊(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汉族,东周战国时炎城(今湖北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屈原出生后,...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