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烽火剧诸侯中的赞美来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对于褒国来说,经过夏、商、周三朝,最终被秦国摧毁。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褒国的历史。
一
@ 根据《史记》等史料记载,国君是夏伯禹(大禹)的儿子,夏后(即王)启的兄弟。今天陕西省汉中市以北,汉中盆地西部,包括汉台区、勉县(有褒城镇)。、留坝县。有褒氏人聪明睿智,勤劳勇敢。北部有褒河。
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霸气氏……褒氏……”与此同时,清代嘉庆《汉中府志》记载:“禹封其子为赞君,是赞国。“大禹治水后,今汉中平川中部、留坝县以南,都城位于今汉台区河东店东三里骆驼坪。自夏朝以来,褒国经历了殷商、西周,东周初亡国,持续了1000多年。在此期间,尤其是西周时期,褒国雄居秦岭以南,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
从城固、洋县出土的大量商代青铜器及其冶炼窑可以看出,褒国在冶炼、农业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水平不亚于关中、中原等地区。此外,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它类似于汉广、《绵水》等诗篇都是周公旦采译褒国等南方音乐,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img]442677[/img]
二
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褒国也站在周武王一边。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建立西周,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先后被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石等。为了控制广阔的新征服区,周初沿用商业分封制,将王族、英雄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陆、齐、燕、卫、宋、晋、郭等71个诸侯国相继分封。对于褒国来说,不仅是周王室的策略,而且与周王室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形成了婚姻关系。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周王室的选择与褒国结婚。一方面,褒国的地理位置相对接近周王室的首都。与褒国结婚后,可以起到保卫周王室的作用。另一方面,褒国应该来自大禹,这体现了周王室笼络夏朝后人的态度。西周成立后,褒国从太到赞,都嫁给了周天子,可谓形成了长期的婚姻关系,这意味着褒国得到了周王室的大力支持。每次周王举行重大活动,褒国君都要亲自去,并得到周天子的亲自接待。褒人的文化习俗也受到周人的极大影响,并与周文化相互影响,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
从夏朝到西周,褒人一直平静地生活在秦巴谷和汉水两岸。虽然褒国的整体实力并不弱,但很少与周边诸侯国作战。然而,当君主周幽王在位时,褒人的生活被打乱了。“幽王三年,周伐有褒”。褒国太后为了避免灾难,把美女献给了周幽王为妃。
周幽王被赞美的美貌所倾倒,被各方宠爱。赞生下儿子伯服后,周幽王废除了女王申后和王子宜臼。此外,他立伯服为王子,重用奸诈、聪明、奉承的郭石父为卿,主持周朝事务,引起周王室大臣的不满。
[img]442678[/img]
到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沈后的父亲沈侯联系诸侯、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幽王点烽火求救兵,诸侯威慑申侯、犬戎势力,未来救驾。沈侯等人在历山下杀死了周幽王、太子伯服、陪侍的郑桓公,俘虏了赞誉,以宜臼为天子,为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上被称为东周。缺乏史料记载,关于周幽王被杀的原因,自然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周幽王被杀,都直接影响到褒国的命运。
四
@ 西周灭亡后,犬戎据关中,西周老臣郭公翰联系犬戎等,谋王子余臣为周携王时,褒国也是参与者。对褒国来说,在立场上显然不会站在周平王这边。晋文侯在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1年)消灭周携王,杀死余臣。这使得褒国的处境更加尴尬。虽然周平王暂时没有力量讨伐褒国,但就褒国而言,他显然失去了对周王室的保护。在此背景下,晋国、秦国、楚国等大国无疑会对褒国虎视眈眈。这自然为褒国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秦国不断强大,将犬戎逐出关中,而褒国则更加孤立,最终被秦国摧毁。尽管褒国早在春秋时期就灭亡了,但与褒国有关的地名却被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如今,陕西省汉中市北部有许多以褒义命名的名字,如褒河、褒河镇、褒城县、褒司铺、褒联区等。在这方面,在许多历史学家中,这些地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历史上褒国的疆域在哪里?最后是怎么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