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外戚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存在,但两个不相关的群体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东汉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东汉初期还可以,但中后期,由于皇帝年轻,皇帝频繁更换,外戚和宦官轮流授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img]441356[/img]
这里简单说一下。
后来,东汉时期,由于皇帝继位时年轻,无法管理政治,太后可以听政治。太后掌权后,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自然要重用母亲的家人,也就是外戚。
外戚被太后重用,权利越来越大,逐渐有专权的趋势。皇帝死后,他继承了另一个小皇帝。当然,他掌权的是外戚家族。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皇帝长大后,自然不甘心,想夺回大权。但是满朝的文武都是外戚,朝中不可信任的人。没办法,只好信任身边的宦官。
@ 皇帝与宦官联手打败外戚,皇帝获得权利后,自然要封赏帮助他夺权的宦官,重用、重赏宦官。
但久而久之,由于宦官权利过大,到新皇继位后,又出现了宦官专政的局面。
皇帝别无选择,只能依靠太后的外戚来获得从宦官手中的权利。成功后,外戚被重复使用,外戚的专权出现,皇帝不得不依靠宦官。成功后,宦官又开始专权了。
[img]441357[/img]
就这样,在朝政局势下,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
后来,皇帝别无选择,只能摆脱外戚和宦官的专权。当他认为自己没有士兵时,他把自己信任的部长放出去做刺史和州牧。他希望他们将来能勤奋地救国王。不幸的是,这些刺史和州牧坐大后,并没有听皇帝的话。相反,它们演变成一个诸侯,形成了东汉末年诸侯众多的局面。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时,出现了许多权势滔天、残忍不仁的人物,其中外戚中有一个叫梁冀。
梁冀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梁冀,字伯卓,他是梁商之子,顺烈皇后的弟弟。梁商死后,梁冀继承了爵位,接任了将军。
梁思13岁入宫。他第一次是汉顺帝的贵人,后来被封为皇后。公元144年汉顺帝死后,汉冲帝继位,梁思为太后。她以太后的尊重来到朝廷听政。
但到了145年,汉冲帝就去世了。
之后,梁震和梁冀立汉为帝,朝政自然掌握在梁震、梁冀兄弟姐妹手中。
梁冀执政20多年,权势滔天,罪恶极大。他残忍不仁,胡作非为。后来,他胆大到毒死了皇帝。
汉质帝成为皇帝后,虽然年轻,但他心里明白,知道梁冀的专权,就看着梁冀说:“这是一个专横的将军。”不幸的是,汉质帝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
梁冀听到了汉质帝的话,心里很生气。公元146年7月,梁冀毒死了汉质帝。
敢毒皇帝,可见梁冀的霸气。
汉质帝死后,梁冀劝姐姐梁建立刘志为帝。刘志继位后,他是汉桓帝。然而,朝政权力也掌握在梁家姐妹手中。
[img]441358[/img]
直到公元150年,虽然梁震还政于汉桓帝(同年梁震去世),但梁冀仍然控制着朝政。
总的来说,梁冀一家前后有三个人当皇后,六个人当贵人,九个人被封为侯,两个人当将军。三个人娶了公主,七个妻子和女儿有七个吃城市的人。至于官至卿,尹校有57个人。
梁冀家族如此庞大,朝堂、后宫居高位,也足以反映梁冀家族在当时的权力有多大。
在梁冀掌权专政2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霸气达到了顶峰,他不仅在内宫横行。而且在朝廷里,大臣们也不敢正视他。
汉桓帝刘志对梁冀的霸气和专政非常不满,但朝中大臣大多是梁冀人,汉桓帝没有可信任和依赖的人。为了从梁冀手中夺回权利,汉桓帝不得不与宦官合作。
后来,汉桓帝和宦官单超、具媛、唐衡、左定、徐黄等五人计划杀害梁冀。
公元159年,汉桓帝依靠单超、徐黄等五人,一举铲除了梁冀家族。
梁冀掌权熏天,他敢毒皇帝,这杀君父的事实,足以体现他的权力和残忍。
外戚和宦官在东汉轮流专权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