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字摩盘,名摩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城。当时人们称之为“王右城”。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创办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相信佛教,后人称之为“诗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伟的故事。
王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20岁时,他因才华横溢而在首都长安享有盛誉,次年(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及第,从而开始了仕途。
王维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比如我们熟悉的这些千古名句:“沙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声”等等。
凭借这些诗歌,王伟当时的名气可以说与“诗仙”李白并驾齐驱。“诗圣”杜甫比他们晚几年出生,杜甫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在改变了唐朝国运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创作出来的,感受到了国家事务和民生的困难。
同样,在王伟晚年,他也遇到了“安史之乱”。此外,他曾被任命为安禄山叛军的官员。当时,王伟在叛军中写了一首七绝诗。后来,在叛乱之后,王伟甚至用这首诗免于惩罚。
[img]440742[/img]
天宝14年(755年)冬天,范阳、平卢、河东三镇使者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6月,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随后攻入大唐都城长安。
在长安城破之前,唐玄宗秘密逃离长安。他只带着杨贵妃、少数皇族、高力士和其他近臣。当官员们上朝时,他们得知唐朝皇帝已经逃走了,首都陷入了混乱。
王维当时在京城任职,他和其他没有时间逃离长安的官员一样,在城破后被叛军俘虏。
由于当时王维的诗名很大,安禄山派人将王维特意迎到洛阳,强硬委之以王维之前的官职给事。
起初,王维吞下泻药,假装哑巴,以示自己不能当伪职,但最终都失败了。
[img]440743[/img]
占领洛阳和长安后,安禄山俘获了唐玄宗培养的数百名梨园弟子。安禄山经常在洛阳的凝碧池和他的将军们一起举行盛宴。晚宴上,他命令梨园弟子出来为他们表演。
梨园弟子感受过去的君恩,不是很尴尬,相对哭泣,小偷用刀威胁,说敢哭的人当斩。
有个乐工叫雷海清,怒而投乐器在地,向西哭泣。安禄山下令将雷海清处以肢解酷刑。
安禄山叛军如此残忍,当时听到此事的人并不痛苦。王维听说后,便吟唱了一首七绝: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在宫中,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维的诗歌在安禄山占领洛阳期间广为流传,表达了亡国之痛,思念朝廷之情。每个人都熟悉这首诗。
[img]440744[/img]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9月、10月,唐军陆续收复长安、洛阳、王伟等陷贼官员,均被关进监狱,随后押入长安。这些曾经担任过伪职的官员被依法处决。
然而,王伟因被俘时写的《凝碧池》在当时被成千上万的人背诵。大家都相信,能创作出这样一首反抗叛军、思念朝廷的诗人,并不会真正屈服于叛军。
与此同时,由于王伟的弟弟、刑事部侍郎王缙跟随唐肃宗的流亡政权,他要求削减他的官职,赎罪他的兄弟。最后,王伟没有被处死,而是被降职为王子中允。
王维是怎么用一句绝句在平叛后免于惩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