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39768[/img]
优厚的待遇使得宋代官员很少自愿致仕(退休),有的为了延长任职期限而改变年龄。
中国古代的“秩禄”制度等级森严,不允许逾越。秩序是官员的秩序,是官位的高低;禄是工资,是朝廷给官员的工资。
秦汉时期的官方秩序产品以谷物的数量计算。西汉从万石到佐史分为二十级。曹魏时期,一品到九品分为九级。南北朝逐渐改为九品十八级。隋唐时期遵循南北朝的秩序产品等级,未来各朝大致相同。
汉代官方工资按谷物计算,最高月薪350斛(一斛相当于14公斤),最低月薪仅为3.6斛。两者相差近百倍。
[img]439769[/img]
唐代官员的工资包括工作场所、陆米和货物。北京官员一品、外官二品授田12公顷,北京官员八品、外官九品授田2公顷50亩。武德初年,正品陆米700石,九品陆米50石。贞观时,一品官员月薪6800文,九品官员月薪1300文。唐末,工资较高的外官和薄薄的北京官员。
宋朝百官的工资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最慷慨的,月薪高达400贯(一直是千文),是汉朝的10倍,是清朝的2-6倍。除了工资,还有禄米,宋朝大大小小的官员,过着奢华的生活。
正品官,月领禄米150石,工资12万文,加上每年20朵丝绸,罗1匹,绵502;从九品官,月禄米5石,工资8000文,加上每年绵122。除上述工资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包括茶酒钱、厨料钱、工炭钱、马料钱等。官员家中使用的仆人的衣食工资也由政府“支付”。
宋代公用钱贷款利息和职场收入,除部门长官支持外,大部分进入部门“小金库”,每隔一段时间分配给官员,成为收入的一部分。当官员出差或上任时,他们可以在当地白吃白住,甚至用朝廷的“给卷”收到食物和衣服。
[img]439770[/img]
宋代还建立了“祠禄制”,德高望重的高级官员定期疗养,所有费用由国家承担。宋代很多官员可以领两份工资,叫“职钱”。
优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员很少自愿致仕(退休),有的甚至为了延长任职期限而改变年龄。因此,朝廷不得不强迫官员致仕,对70岁以上的老官僚,不考课,不升职。官员致仕时,往往会给予加官晋升,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即提即退”。宰相级官员致仕后,仍可参议朝政为“高级顾问”。官员自动致仕,其子孙能“阴补”一定的官职,导致“官二代”从政者众多。
宋代官员的工资有多高?为什么很少有自愿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