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面积广阔,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根据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和学术界的传统观点,仰韶文化分为六个区、五个部分和19种类型(或遗迹):仰韶文化区系中,关中豫西晋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已发现遗址约2000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img]439554[/img]
仰韶村自1921年至2000年开始挖掘,已经开展了80年的工作,挖掘遗址最多,揭露面积最大,发现遗迹最丰富。该地区有五种文化类型:零口二期遗迹、半坡类型、历史学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甘青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西部地区,发现遗址约1000处,主要分布在龙东地区。该地区有三种文化类型:历史学家类型、寺庙底沟类型和石岭下类型;豫中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区,发现了数百个仰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郑洛地区。
[img]439555[/img]
该地区有四种文化类型:石固五期遗迹、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豫北冀中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北区,发现遗址很少,约100处,其中豫北约30~40处,冀中南约50处。该地区有四种文化类型:北福地一期甲类文物、后岗类型、钓鱼台类型、大司空村类型;河南西南湖北西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南区,发现遗址较少,不到100处。该地区有四种文化类型:大张庄遗迹、下王岗、八里岗、赵湾;陕西、河北、蒙古长城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北部地区,发现遗址较少,约100处。该地区有三种文化类型:石虎山遗迹、王墓山遗迹、海生不浪遗迹。
仰韶文化目前发现了哪些遗址?属于什么文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