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时代是最令人向往的,世界各地的孔子自然会推动周朝。即使是今天,周礼和周天子也很容易让我们有一种庄严的感觉。但你知道,周王室并不是整个时代的辉煌吗?
一、 宗周的灭亡和皇室的东迁
孔子称赞的周朝自然是真实的。自武王灭殷以来,周人开启了一个新世纪,订立了礼法,分封了国家,在久经蹂躏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宏伟的王朝。
不幸的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十几代人共筑繁华后,自周昭王开始,“王道微缺”、“王道衰微”、“人存则其政举,人死则其政息”的描述出现并越来越普遍。在周一王时期,人们甚至开始写诗讽刺王政。当周立王上任时,孔子向往的周几乎消失了。
[img]439311[/img]
周厉王之后,几个周天子也努力复兴,但效果并不好。更可悲的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被诅咒嘲笑了几千年的周幽王,在苦心经营却失败的情况下,立即上任。
如果说周幽王留给后人的最大谈资是暴虐和“烽火戏诸侯”,那么他给周带来的最大伤害就是王畿崩溃、诸侯背叛、四夷交侵,以至于西周倒塌,周平王不得不带领周人东迁至洛邑。这一次,迁都成了西周盛世和东周乱世的分界线,把曾经辉煌的周王室带到了毁灭的深渊。
二、 春秋争霸与王室式微
东迁后初期,周王室拥有的京畿道也涵盖了今河南省洛阳市和沁阳市。周平王之后,周王室从未有过后裔,他们把周王室推进火坑。然而,经过周幽王的一番折腾和周平王依靠大量诸侯的支持才能迁都,没有大德的周王室显然无法控制实力不断壮大的诸侯。
[img]439312[/img]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关于诸侯不尊王甚至抗王的记载或评论。对于周王室来说,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资不仅来自京畿道,还来自诸侯的上贡。京畿道“一亩三分地”的产量自然有限。当诸侯们开始不参加朝会,上贡减少甚至不上贡时,周王室自然只会陷入财力不足的泥潭。
在军事方面,周天子直属的军队也非常有限。自西周以来,周天子使用的大部分军队都是诸侯的军队。当诸侯开始鄙视周天子时,很难及时派遣将军。即使是军事杀手也越来越失去,周王室的影响也可以想象。
而在公元前八世纪中叶,郑庄公、齐熙公等霸主已初露头角。诸侯在会盟、参盟时违反礼制,争夺第一名的行为层出不穷。因此,诸侯的野心和周王室的实力就像两个消失的弹簧。再加上春秋时期周王室内的五次王位危机,周之大厦的倾倒逐渐达到了不可挽回的水平。
三、 战国动荡与王室灭亡
在《过秦论》中,西汉名人贾谊曾留下这样一段话:“秦灭周祭,国内兼诸侯,南称帝,养世。.....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今秦南方,王天下,是天子。”虽然《过秦论》为了讨论自己的观点而“误用”了一些历史事实,但这段涉及周王室的评论非常到位。
[img]439313[/img]
经过几百年的春秋消磨,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成了几乎连象征都算不上的存在。在政治上,周天子的命令不再得到诸侯的回应,他应该组织的联盟也由诸侯领导;在军事上,周天子再也不能动员诸侯的军队了,他的军队只能被视为几个诸侯面前的蚂蚁;在经济上,诸侯的朝贡已经消失多年,京畿道的产出也随着京畿道被诸侯占领而减少。。。如果不是几百年来,周王室已经与礼仪融为一体,恐怕这个连普通诸侯国都不如的“小国”连仰人鼻息的机会都没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实力雄厚的诸侯开始相互承认对方是“国王”。周天子是世界上唯一承认的“国王”,其他人最多只是自封的“国王”。但此时此刻,自封的“国王”开始相互承认,这也否认了周天子赖以生存的世界共主权的身份。
所以周考王两年(前440),当秦昭王派兵入侵洛邑时,周王室只能接受战败。七年后,秦庄襄王摧毁了周王室唯一的脉搏。周王室的寺庙被彻底摧毁,所有的领土都属于秦国。战国之前,周正式灭亡。
周王室无疑是一场悲剧,从创造一个时代的世界共主,到被曾经的手下轻易摧毁,以至于连寺庙都无法保留。自秦庄襄王以来,周王室立即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只剩下一些血缘疏远的姬姓子弟,以其他身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周王室经历了什么?正式灭亡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