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代表最高权力,要风得风得雨得雨,普天下难道不是王土,诱惑力很大。所以很多人都挤破了头,甚至为此不惜赌上家庭的命运,都要去争取。
然而,毕竟,古代是一个世界,王位通常传给自己的家庭,是长子的继承制度。但有时会有兄弟和兄弟,但这是一个无助的选择。
[img]439762[/img]
在北宋,赵匡胤穿着黄袍成为了皇帝。令人惊讶的是,一向强壮的赵匡胤在与弟弟喝酒后第二天突然死亡。他死后,赵光义接手登基,
你知道,赵匡胤有一个儿子。当时,赵德昭24岁,赵德芳18岁。他们都长大了。这个年龄不能说太大,但他们可以继承王位。因此,赵光义的继承让世界感到困惑和震惊。
从那以后,有传言说“斧蜡烛”,但赵光义没有做出任何强烈的反驳。但无论如何,即使赵光义成为了皇帝,他也不想一辈子都以杀死他的兄弟的名义赢得冠军,这真的很糟糕。
[img]439763[/img]
赵光义为了证明登基的合法性,必须寻求继统合法的法律依据,才能赢得全世界臣民的信任。然而,五年后,金匮之盟突然出现。长期不被重用的开国英雄赵普突然上了密奏。具体内容是,在杜太后的母亲赵匡胤去世之前,赵匡胤被要求传给他的兄弟。赵普当时在场,也记录下来,最后签了“臣普记”字,赵匡胤把遗嘱藏在金匮里,交给了细心的宫人。这是赵光义即位的法律依据。
然而,即使有了金匮之盟,依然挡不住人们悠悠的嘴。这样,里面有几个问题。
[img]439764[/img]
首先,在杜太后去世之前,赵匡胤只有35岁,太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十几岁了。作为一个母亲或奶奶,你不会认为你的儿子或孙子会早死。
毕竟杜太后当时死了,不是赵匡胤。她才35岁。杜太后让儿子立遗嘱,传给赵光义。那么谁知道赵匡胤活了多久呢?据她说,她担心孩子登基重蹈覆辙,孙子长大了怎么办?赵匡胤长寿怎么办?显然,杜太后没有理由强迫赵匡胤立这样的遗嘱,至少原因没有成立。
第二,即使有这样的事情,杜太后应该为赵匡胤的儿子做些什么安排?赵匡胤的儿子传给弟弟怎么样?即使根据宋代私史仓对金匮联盟的“三传约”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廷美复传之德昭”。
然后赵光义没有执行。他不能只让别人遵守金匮联盟,而他却漠不关心。这有点不对劲。即使他传给他是真的,他也应该传给他的兄弟,而不是他的儿子。怎么说赵普说的金匮联盟不能为他正名呢。
金匮之盟能否为赵光义正名?有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