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谁是五国联手伐齐最大的赢家?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和长平战争是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一方面,就长平之战而言,是秦国率军在赵国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与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取胜需要三年时间。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长平,本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人。因此,很明显,长平之战的最大赢家是秦国,一个诸侯国,也就是说,秦国击败了能够与自己竞争的赵国。另一方面,就五国伐齐而言,看似最大的赢家是燕国。在这场战斗中,乐毅率领的燕国大军突破了齐国70多座城市,几乎彻底摧毁了齐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img]438080[/img]

然而,在我看来,像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一样,最大的赢家是诸侯国秦国。也就是说,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五国伐齐和长平战争正在帮助秦国削弱甚至打击强大的对手。比如五国伐齐前的齐国,可以和秦国一起称为东西两帝,也就是齐国的强势,连秦国都很认可,甚至秦昭襄王也要和齐闵王平起平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秦国是五国伐齐最大的赢家?秦国到底得到了什么好处?

一、秦国获得了富饶的陶邑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陶邑。西周时期,周文王的六子曹叔振铎被分封在曹国,建都陶丘。春秋末期,宋国消灭曹国,陶邑成为宋国的疆域。公元前286年,齐、魏、楚联手消灭宋国,陶邑成为齐国的疆域。陶邑位于菏泽和济水系的主要交通道路上。从陶邑西追溯济,河上可达秦晋;顺济水下,可抵达齐国都城临淄;东经菏、泗、淮可到南吴楚地区。战国时期挖掘“鸿沟”,使陶邑水运条件锦上添花。

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陶邑的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发挥了作用。“诸侯四通、货物交易”迅速发展成为诸侯国间商品交易的中心城市,司马迁被誉为“世界之中”。正是在陶邑、商丘等富裕城市,宋国才在战国时期被周边大国觊觎。就陶邑而言,虽然曾经被齐国占领。然而,当五国伐齐时,陶邑最终落入秦国手中。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合纵破齐。秦总理魏冉假秦的武力专注于攻打,夺取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南),为自己加封,扩大势力。公元前266年,魏冉被秦王罢免,迁至关外封邑,由范菊代相,最后“身折势夺,以忧死”卒于陶邑,埋在这里。至于魏冉的封地陶邑,最终成为直属秦王的封地。在这方面,笔者认为,秦国在五国进攻时获得了丰富的陶邑,不仅可以为秦国南北战争提供物质支持,还可以直接威胁到魏国、韩国、赵国等诸侯国的后方,即陶邑的地位,正好在山东六国。

二是让齐国衰落,无法与自己争夺世界

[img]438081[/img]

商鞅变法后,秦国在实力增强后,致力于蚕食山东六国,从而统治世界。战国时期,秦国和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后,当时的主要诸侯国都被称为国王。秦、齐都不想再和五国平起平坐了。七国的国王都被称为国王,所以他们不能表现出对秦、齐地位的尊重。公元前288年,秦国首相侯魏冉率先提议秦昭王称帝。为了提升自己,打击邻国,秦昭襄王离开齐国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接受了这一建议。同年10月,他派魏冉到齐国,说服齐闵王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

齐闵王答应了,秦、齐正式为东帝和西帝称帝。对齐秦来说,并称东西二帝,是他们实力并驾齐驱的重要体现。不久,齐王接受了苏秦的联合纵计策,并与各国达成了去帝号攻秦的协议。齐去帝号复称王,秦昭襄王也取消了帝号。尽管秦国和齐国最终都取消了帝号,但这并没有让齐闵王收敛多少。此后,齐闵王派兵消灭宋国,导致五国伐齐。

五国伐齐时,不仅乐毅率领的燕军全力出击,还派精锐之师帮助秦国、赵国、韩国、魏国等诸侯国重创齐国。乐毅伐齐后,齐国虽有田单复国,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进而失去了与秦国争夺世界的可能。自然,齐国衰落后,胡服骑射后的赵国走向崛起,曾经有能力与秦国争夺天下。不幸的是,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失去了45万精锐士卒,也失去了争夺的可能性。

三:五国伐齐,离间齐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

@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也是王之尺。战国中后期,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战略,以分化和瓦解山东六国之间的联盟。对于远近攻击,秦国首先集中精力侵占魏、韩、赵的领土。这三个诸侯国靠近秦,为了吸引燕、齐等诸侯国,促使齐等诸侯国不帮助魏、赵、韩。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远交近攻的策略对秦国统一世界非常有帮助,即达到各种突破的效果。而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显然离不开五国伐齐的助攻。

五国伐齐前,齐国与其他诸侯国联手攻打秦国,如第二次函谷关之战,齐国与韩国、魏国联手攻打秦国函谷关。但五国伐齐后,齐国选择了中立的态度,即不再帮助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与秦国抗衡。因此,在我看来,齐国与其他诸侯国关系的疏远自然有助于打破秦国。如果山东六国相互支持和亲密,秦国不仅难以统一世界,而且可能被山东六国共同摧毁。总而言之,五国伐齐时,燕国似乎获得了许多好处,例如从齐国掠夺了许多宝藏。然而,与秦国的利益相比,燕国的利益相对较短。就秦国而言,既有直接利益,比如占领齐国的陶邑,也有长远利益,比如让山东六国之间的联盟不攻自破。@ 显然,秦国是五国伐齐的最大赢家,而不是燕国。


谁是五国联手伐齐最大的赢家?谁是五国联手伐齐最大的赢家?

,,,,,,

  • 宋玉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名词赋家宋玉生平介绍
  • 宋玉简介:宋玉,又名子渊(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汉族,东周战国时炎城(今湖北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屈原出生后,...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孙武的传奇人生:孙武亲指挥过几次战争?
  • 孙武已经在军事生涯中工作了30年。司马迁评论孙武说:“西破强楚,入营,北威齐,晋,著名诸侯,孙子和力量。”毫无疑问,人们...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胡亥为何能当皇帝?胡亥的名字有着这样的来历
  • 胡亥能够当升皇帝,不仅要仰仗于他的父亲秦始皇,史书上说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二十几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对他尤其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