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在灵宝之战中输给了安禄山二万人马?

灵宝之战发生在天宝十五年,大唐名将哥舒翰在潼关大败于安禄山部将崔乾佑。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唐代天宝十四(755)载冬,震惊世界的安史之乱爆发。隆隆的战鼓声响彻了平日久的中原大地。安禄山15万渔阳突骑千里,粉碎了唐军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很快占领了东都洛阳,兵锋指向帝都长安。幸运的是,著名的将军哥舒翰不负众望,守住了长安的门户,潼关。

天宝15年6月,随着各地对叛军的有效抵抗,安禄山进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让玄宗看到了在洛阳周围歼灭叛军的希望。此外,玄宗急于收复东都,结束叛乱的迫切心情,决定让哥舒翰率军出关,与叛军决一死战。

[img]436562[/img]

让我们来看看战前两军的兵力和形势:

在安禄山方面,南方军队共有15万人。在攻击城市和土地的过程中,一些损失;沿途占领的县需要分兵守卫;为了打开局面,江淮、江汉方向,安禄山投入了重兵进攻。

郭子仪和李光碧进入河北后,在颜真卿等人领导的当地武装部队的配合下,他们把史思明打到地上寻找牙齿。无奈之下,安禄山又给他拨了2万;黄河沿线还要屯兵,防范郭子仪、李光碧、泸州千里率兵南下;洛阳留足防守力量后,由将领崔乾佑率领,只有2万部队能用于进攻潼关,驻扎在陕县。

唐军方面,封常清、高仙芝带回潼关的部队,再加上长安单独招募的禁军,约有112万人,属于未经战阵的乌合之众。

此外,进入京勤王的部队有:哥舒翰手下的陇右、河西二镇主力,再加上朔方的一部分,还有奴拉、契保、浑、朱耶、吐谷浑、思结等13个部落的兵力,约10万人。这些士兵和安禄山的东北三镇一样,是经久不衰的边境军队。据《旧唐书》记载,哥舒翰出潼关前,总兵力21800人。

也就是说,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兵离开潼关后,面对面的敌人只有崔乾佑手下的两万人马。@ 玄宗敢一意孤行,坚决命令哥舒翰出兵。

然而,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哥舒翰在灵宝和叛军的遭遇中失败了,只有8000多人逃回了海关。如果像冯常清一样,他的手下只有乌合之众,但哥舒翰的手下有不少于10万名边境军队可以善于战斗。你怎么会输得这么惨?

事实上,战争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项目,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而不仅仅是军队的数量。军队占主导地位,但战争的失败在历史上很常见。哥舒翰失败有三个原因:

[img]436563[/img]

首先,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时监督皇家历史。军队出征时,他正在军队中协助哥舒翰,非常了解军队的情况。战败后,高适向玄宗汇报了战败的原因,说:哥舒将军虽然忠诚,但病情缠身,无法管理。监狱军不理军事,大鱼大肉,以倡优为乐,而士兵们连糙米都吃不饱。这样的军队怎么能赢?

事实上,高适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哥舒翰病得很重。朝廷委托副将田良丘代表军事部队。田良丘不敢专横,依靠王思礼和李承光,两人为自己的地位而战。没有人知道各部落的军队属于谁,材料分配也很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战斗力再强的军队,也很难形成合力。

第二,安禄山叛军是大唐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马,虽然是大唐边军,但从将军到士兵,多为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

例如,名为“牵落河”的精英是契丹和奚的壮士,8000多名主力军都是安禄山的养子;震惊世界的同罗铁骑是突厥漠北铁勒九姓的一支;其他部队的主力军大多是契丹、奚、室韦、漠河、突厥、东胡、杂胡等少数民族。即使有汉人,他们也是边地胡化严重的汉人。

[img]436564[/img]

这些人组成的部队,以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义父子关系为纽带,战斗力强,凝聚力强。

游牧的习俗使他们对野战充满信心。在安史之乱的许多战斗中,即使有坚固的城市,他们也会放弃坚持,倾巢而出,与对手野战。

在20万唐军中,哥舒翰手下陇右、河西的兵马才是真正的战斗力。虽然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对抗吐蕃的前线,但军队的主力军主要是汉人。即使有契碧、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士兵,他们的战斗力也远不如安禄山的东北三镇。

当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时,我们不是五个乌合之众中的一个在渔阳骑马;或者两个陇右战士争夺一个牵着河的简单数量。一旦武器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少赢多并不难。唐军坚守城市没有问题。一旦他们在野外与敌人作战,无论有多少士兵和马匹,他们都无法抗拒。

第三,战争和群殴是两回事,不是人多势众就能赢。训练越有素的部队,外界对他们的干扰就越小,士兵们就像手臂一样战斗。即使敌人有成千上万的军队,只要下达命令,就会照冲不误。

[img]436565[/img]

唐军中有一半以上是刚刚招募的市场人士,他们的水平停留在群殴的水平。一旦敌人强大,他们就会逃跑。他们不仅无法帮助,而且动摇了主力军的士气。

哥舒翰军队与叛军作战时,只有5万前军遭到伏击,但黄河北岸哥舒翰率领的10多万主力军和3万军队看到前军败退,拔腿逃跑,战败如山,以至于潼关外的三条沟壑被败军填满。

战斗结束后,最不相信这个结果的不是唐玄宗,而是安禄山。他没想到这么容易突破潼关的危险,但考虑到军队短缺,无法理解长安的防御力量,他命令崔乾佑驻扎在潼关,不敢进入长安,玄宗逃跑了。

潼关惨败后,唐军的好局势被摧毁。考虑到皇帝的安全,郭子怡和李光碧不得不从河北返回河东,以便随时支持关中。叛军洛阳和范阳巢恢复了联系,河北县纷纷沦陷。在叛军的管理下,他们成了坚实的后方。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灵宝的惨败影响很大。


为什么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在灵宝之战中输给了安禄山二万人马?为什么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在灵宝之战中输给了安禄山二万人马?

,,

  • 郭侃是大唐名将郭子仪的后裔?郭子仪的后裔是谁?
  • 郭侃是大唐名将郭子仪的后裔,郭子仪的后裔是谁? 郭侃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他的祖父是郭宝玉,他的父亲是郭德海,郭侃...

  • 唐朝历史上原本是当皇帝的命,却要当王爷是谁?
  • 在普遍的世界里,不是国王的土壤,而是国王的大臣。天子是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皇帝只有一个地位,皇帝有...

  • 郭子仪,大唐传奇名将,单骑闯入敌营,吓退维吾尔叛军
  • 历史上著名的唐朝将军郭子仪,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765年,曾为唐朝使节的仆固怀煽动回族和吐蕃领导叛变唐朝...

  • 为什么乱唐史上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是英雄?
  • 安禄山是霍乱唐朝的第一个英雄。他的事迹在正史和野史上都有很多记载。有些事情很奇怪,有些事情很荒谬。然而,看似荒谬的事...

  • 揭秘:刘幽求为何会被贬两次?都是因为什么
  • 刘幽求是唐朝时期的人,曾经考中了进士,在武周时期的时候做过朝廷官员,之后他帮助李隆基发动政变,在唐睿宗登上王位之后成...

  • 千古名将郭子仪:功高盖主却不嫉妒的大唐名将
  •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 然而,日益衰落的唐朝国运却诞生并延续了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