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国位于汉朝西部,距大汉约1万公里。大宛生产良马。这些矫健奔跑的马在当时被誉为“汗流浃背的宝马”。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曾去过大宛国,受到大宛王的热情接待,张骞也看到了大宛马的优良品质。
公元前104年,张骞回国后,汉武帝听张骞说西域大宛国生产良马。喜欢宝马的汉武帝派使者带着千金和一匹金马去大宛国换取大宛的良马。
出乎意料的是,大宛王不寡也非常喜欢自己国家的宝马,不愿意送给汉朝,汉使和不寡没有谈成,生气地把金马打碎,准备回国。
毫无疑问,汉朝远在东方,鞭长莫及,于是命令下属在汉使回国的路上杀死汉使,掠夺其财产。
汉武帝得知汉使被杀,财物被劫,不禁勃然大怒,立即下诏发兵数万远征大宛国。
[img]436818[/img]
当时,汉武帝宠爱了“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为了封侯李夫人的兄弟李广利,当时汉朝规定无军功者不得封侯,于是封李广利为二师将军,带领数万大军兵到西域取回大宛良马。
汉武帝这次派李广利带兵出征有点轻率。李广利本人没有多少能力。仅凭他妹妹李夫人的宠爱,他就成为了这次旅行的首脑。第一次远征注定要失败。
李广利率兵一路西行。到达西域后,他发现西域国家受到匈奴和大湾国的威慑,不愿向汉军提供粮食和饮用水。他们都闭门抗拒汉军。
不得不,李光利不得不带领军队一个接一个地进攻。一些攻击城市的人得到了一些粮食、草和饮用水。即使是那些几天没有进攻的人也不得不绕着城市走。汉军一路衰落。当他们到达大湾东镜的郁成城时,只剩下数千人,他们都又饿又累。
大宛的郁成守军顽强抵抗。汉军攻城不克,伤亡惨重。李光利看到汉军精神丧失,连大宛边城郁成城都都克服不了,更别说攻大宛都城了。无奈之下,他不得不下令撤军,一路返回敦煌。
李广利这次出征,汉军只活了十分之一和二。李广利写信请求罢工,汉武帝怒不可遏,命令李广利军一个人入关。任何退入玉门关的人都将被斩首。李广利不得不暂时驻扎在敦煌。
[img]436819[/img]
公元前103年夏天,当朱野侯赵破奴接到匈奴左大尉时,他所有的2万名骑兵都被摧毁了。因此,朝廷的大臣们建议汉武帝停止攻击大湾,并尽最大努力攻击匈奴。
然而,才华横溢的汉武帝认为,汉军已经发展起来,但不能降伏这样一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这确实损害了大汉在西域的声誉,西域国家也将鄙视大汉,这不利于汉朝对西域的统治。
因此,汉武帝坚持要继续出兵征服大宛。汉武帝还将邓光等尽力反对出兵大宛的人下狱,动员全国力量准备第二次远征大宛。
为了这次远征,汉武帝甚至下令赦免囚徒,让他们参军。他们还动员了6万名邪恶的青少年和骑兵者。此外,还有大量自愿参军的人。大汉远征军总数约为10万人,交给李广利指挥官。
汉武帝还收集了10万头牛、3万匹马、数以万计的驴和骆驼来运送军粮和武器弩。
此外,由于大宛城的用水都是从城外引来的,汉武帝又下令征集大量水工,以战时切断其水源。
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增加了18万名士兵驻扎在酒泉、张掖以北和敦煌,并将世界七科降级(秦汉时期被派往边境服兵役的七名婊子),负责向李广利军运送军粮。有一段时间,从长安到敦煌的路上,人车络绎不绝。
[img]436820[/img]
公元前101年,李广利再次率领大军远征大宛。这一次,汉军人多势多势,声势浩大。沿途西域的小国不敢抗拒,纷纷开城迎接,供应粮食和饮用水。
只有轮台国(今新疆轮台县)抗拒汉军,闭城紧守。汉军强攻几天后破城屠轮台,之后没人敢阻止。
李光利率3万人再次抵达大湾郁成城。大湾出兵迎敌,被汉军击败,大湾退役于成城。李光利吸取了最后一课,不再纠缠于成城,而是绕过了这座城市,直接袭击了大湾城贵山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卡罗来纳散赛)。
汉军到达贵山城后,首先切断了水源,然后包围了城团,日夜进攻,连续进攻了40多天,突破了其他城市,杀死了大宛勇。
面对汉军的强大攻势,大湾国终于爆发了内讧。大湾贵族抱怨大湾王不匿宝马,杀汉使,引发汉朝攻击。因此,他们发动了军事变革。杀死不寡后,他们派使者到汉营求和,并表示愿意驱使良马供汉军选择。同时,他们还声称,如果汉军不答应求和,他们将杀死所有的良马,并与汉军进行血战。
此时,西域另一个大国康居国已派兵救大宛。李广利得知贵山内有汉人帮大宛人凿井取水,存粮还多,于是与众将商量后,同意大宛的要求,停止进攻内城。
因此,大湾赶出了城里所有的马,让汉军随意选择,同时也为汉军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汉军选择了数十匹顶级宝马和3000多匹中等以下马。大湾贵族汉朝的莫蔡是新的大湾王。与他结盟后,他撤军回国。从那时起,大湾附属于汉朝。
李广利回师后,汉武帝得到了一匹大宛良马,非常高兴,他把“天马”的美名献给了汗血宝马。
汉武帝还将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从那时起,中原的马种得到了改善,汉代的生产力和军事装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img]436821[/img]
李广利两次远征大湾,前后持续了四年。虽然第一次损失惨重,但汉军最终第二次收服大湾国,意义重大。这场战争之后,大汉威震西域,西域国家把孩子送到汉朝贡,作为人质。
战后,汉武帝以“万里而伐万,不录”,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其他参加远征的汉将也有自己的奖励。那些原本是囚徒的从军人,也会抵制自己的功绩,成为良民。
@ 问题来了。汉武帝花了这么多精力攻打汉朝的主要敌人匈奴,而不是攻打几匹“汗流浃背的宝马”,这是不是太难理解了?
事实上,汉武帝派李广利远征大宛国只是一个借口。远征大宛是汉武帝“西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武帝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 汉武帝远征大湾没有错。汉匈对峙多年。如果汉朝不征服西域,一旦西域国家与匈奴联合起来,就会给汉朝带来很大的麻烦。汉朝征服大湾,震惊西域,将使匈奴孤立,避免双方受到敌人的威胁。
@ 在汉武帝看来,汉朝过去对西域国家的“德抚”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没有征伐,西域国家就不会真正屈服。最好的证明就是征服大湾国,让西域国家知道大汉的实力,派孩子去朝鲜做人质。
为什么汉武帝要派李广利远征大宛国?只是为了宝马的汗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