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一个独特的制度——两京制度,即南京和北京。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朱元璋在打天下时,其势力范围在南方,当时朱元璋听从了手下的建议,渡江攻克金陵,改名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城。
大明成立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把首都定在这里。
事实上,朱元璋本人并不满意。他一直计划迁都。他的理想是首都是开封,他亲自去开封考察。但李善长等人不同意,认为开封没有保险,朱元璋放弃了开封。
他曾经想在家乡凤阳建都,毕竟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多露脸。最后因为反对而放弃了。
[img]437472[/img]
然而,他又开始考虑西安和洛阳,甚至派王子朱标去考察,但朱标身体不好,在这个过程中去世了。
这让朱元璋搁置了迁都,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选择接班人,好好培养他。
然而,在朱允炆继位之初,燕王朱迪发动了靖难之战,赶走了侄子,成为了皇帝。朱迪也不喜欢南京,希望把首都迁到北京。
毕竟,北京是他的根据地,他的根基在这里,在南京生活不熟悉,反对势力依然存在,危险也很大。
同时,北京处于防御蒙古的前沿,可以对蒙古构成巨大威胁,即天子守国。
[img]437473[/img]
当然,到了明朝,其实北京的发展已经很发达了,尤其是元朝经营了近百年。
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被保留为留都。
事实上,这两个北京的制度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这并不是朱迪创造的。然而,与前朝不同的是,南京当时拥有与北京中央机构相似的制度,但由于皇帝在北京,南京是养老金的地方。
[img]437474[/img]
这样,一方面,我们想保持南京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毕竟,南方是当时的经济重心。如果我们重视北方,就不可能忘记南方。
另一方面,它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山高皇帝的距离,有人在背后绊倒。但朱迪绝对没想到200年后大明会有机会在南京使用。
朱迪为什么要建立两京制度?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