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和平立国以来,不仅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制定了另一种“不可杀人”的祖先家法。
赵匡胤制定的这一规则在北宋得到了彻底的实施。到了南宋,有一个特例,就是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抗击英雄岳飞,极大地打击了那些希望用武力恢复中原的文臣武将的雄心。
宋代不杀士大夫,只杀岳飞,历代士人对岳飞表示无限遗憾和感慨。
北宋元丰年间,贵为皇帝的宋神宗赵旭也想杀了一个人,但他做不到。他不禁抱怨:“你不能做任何快乐的事。”。没想到,宋神宗说完这句话后,又被大臣生气了。发生了什么事?
[img]433966[/img]
南宋高文虎的《辽花洲闲录》(北宋君臣名人趣闻轶事专题笔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元丰年间(1078-1085年),宋神宗组织西夏用兵,结果却打了一场大败仗,战报传到汴京后,宋神宗临朝哀悼。
宋神宗哭过之后,想找个人为这场败仗承担责任,他把目光投向了转运使的身体,也就是这位专门为前线运送物资的官员。
宋神宗认为,是你运输物资不利,导致我军遭受了这场败仗,于是下令处死这个人。
令宋神宗惊讶的是,首相蔡真(1037-1093年)拒绝执行这一命令,并振振有词地说:“自从祖先以来,他们从未尝过杀害士人,大臣们也不想从陛下开始。”
[img]433967[/img]
蔡真的意思很明确:太祖立国以来,没有杀过文官。我们认为这件事不能从你这里开始。
宋神宗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如果这样不能杀,那就把他刺到远恶之处吧。”
在宋代,那些犯罪的人通常会被脸刺伤,然后被分配到偏远的地方工作,比如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中的宋江、林冲等人。
然而,宋神宗没想到的是,他说完这句话后,副总理张敦(1035-1106年)在旁边说:如果是这样,最好马上杀了他!
宋神宗纳闷地问:“为什么不能呢?”
章敦有理地回答说:“士可杀不可辱!”
[img]433968[/img]
宋神宗听后怒不可遏,声色俱锐地说:“快乐的事做不了一件!”
张敦说话更冲,直接怒斥宋神宗:“这么开心,不做也好。”
赵匡胤定下的“不可杀士人”祖训,真的让士大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经常让皇帝生气。最多就是把惹自己生气的人贬出首都,不掉头,甚至不杀九族。
熟悉历史的读者可能知道章敦在历史上也喊出了一句名言:“端王轻浮,不能君天下!”
端王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赵霁,赵霁是在“靖康之耻”中被金兵北掠而去的宋徽宗。
宋神宗感叹[快乐事做不到一件事],章敦是怎么反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