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著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圣先师”。关于孔子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做4831。我不知道你是否清楚。今天,让我们详细谈谈。让我们来看看感兴趣的朋友。
战国时期,子路和孔子在陈国呆了三年。有一次,子路去市场买蔬菜。我发现一个摊主在给一个人称卷心菜。称重后,买家付了钱。摊主数了两次钱,对买家说:“我说得很清楚,每公斤8铢。你买了四公斤,应该付32铢,但你只付了31铢。”买家坚定地说: “明明是四八三十一,你却说四八三十二,这不是骗人吗?”
摊主义愤怒地反驳道: “四八三十二,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你却说我耍赖,简直是胡搅蛮缠!”就这样,摊主和买家争得面红耳赤,越吵越激烈。
[img]433830[/img]
子路再也受不了了了,劝买主说:“四八明明三十二,就一铢钱,还是弥补吧!”摊主发现孔子的骄傲门生子路是为自己主持正义的,于是一次次感谢他。但是买主坚持不懈,甚至把子路一军:“你还是孔子的学生,连常识知识都错了!如果你不承认错误,我们就去找你的老师评论!”
子路顿时火了三丈: “去吧。假如我说错了,我就把头上的帽子给你。”买家也不甘示弱: “如果我错了,我会把头砍下来给你!”
于是,子路、摊主和买家一起去找孔子。见到孔子后,子路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然后请老师主持公道。
孔子沉思了一会儿,严肃地对子路说: “买家是对的,4831,你给他帽子。”子璐以为自己听错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仅极度委屈,还暗自想:“老师糊涂了吗?”但由于礼仪,子璐从头上摘下帽子递给了买家。买家高兴地嘲笑子璐,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子路很不服气,迫不及待地问孔子: “先生,明明是四八三十二,你为什么刚才判断我错了?”孔子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你觉得对错重要还是买家的生命重要?”子璐毫不犹豫地回答: “当然,生命很重要。”
[img]433831[/img]
孔子高兴地说:“这是真的。买家显然是一个有头脑问题的人,只是固执地认为4831。如果我说他错了,也许他会杀人,为了一分钱,值得吗?”子路突然意识到。摊主也觉得孔子的话很合理,所以他平静地离开了。
在与人沟通时,我们确实需要坚持原则,区分是非,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这种坚持无关紧要,但可能会带来极端的后果,灵活性尤为必要。
四八三十一,体现孔子的智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