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绝对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但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有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将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
在古代早期,环境保护被提到了政治高度。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了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概念。荀子书中的第九篇文章《王制》专门讨论了如何成为国家领导人,这可能意味着当植被开花结果时,它不能砍伐山脉和森林,践踏和破坏植被的生长。荀子称这种环境保护要求为圣王制度。
[img]433858[/img]
齐国上卿管仲,比荀子早400年,是一位环保专家。他在任何时候都提倡环境保护和治理国家。他被称为君主,不能守护他的山脉、森林、河流和草莱,也不能成为世界之王。这句话见《管子·地数》。
古代管理环境保护的部门自然不叫环境保护部。根据清黄本吉编制的《历代职务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境保护部门名为余。余不仅是一个组织名称,也是一个官方名称。他的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境保护部门相同,但他的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和治理是余的职责。
舜设立的九个部委中有环境保护部——于。于的编制不小。第一位于官叫伯益。《尚书·尧典》记载了顺认命伯益为环保部长。国内一些环保学者认为,舜设立的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伯益是最早的环保部长。
伯义确实是一名环保专家,环保部长也相当称职。根据史书记载和传说,伯义是英姓史祖的得力助手,水利专家大禹发明了水井,以确保人类饮用水源免受污染;它也是动物保护的权威,即《汉书·地理》中所谓的伯义知道动物。此外,《山海经》也是伯义写的。
[img]433859[/img]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立法可以追溯到大禹在古代和夏代的统治时期。据《易周书·聚会》记载,大禹在任何时候都发布了一项禁令:春天和三月,山和森林没有变成斧头,长成植被。夏天和三月,川泽没有进入大禹,长成鱼和海龟。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条款。1975年12月发现了秦国的环境保护条款。当时,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简。一些竹简记录了秦国的法律,然后整理了18种秦律。环境保护条款记录在《田律》中,因此该法律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环境保护法。
在《田律》中,除了上一代规定的春季外,还有许多环保规定。其中两个非常新鲜。一是规定河流不得堵塞;第二,夏季不允许焚烧草木灰作为肥料。今天,它对保护大气非常有效,可以避免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
中国古代也有环境保护法吗?荀子思想家的环境保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