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国都商丘。你一定听说过。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还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其中,就宋国而言,无疑是战国七雄以外的强国。
宋国(公元前114-公元前286年),周朝的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享国八百二十九年,共传三十四君。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宋国参加了五国相王,即像战国七雄一样,其君主也被称为王。所以,问题来了,宋国的实力不亚于韩国,为什么不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呢?
一
@ 战国时期,当君主宋康王在位时,宋国达到了顶峰。史记称“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300多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山东滕州),有其地。被称为“五千乘之力宋”。因此,宋康王在位时,宋国不仅消灭了滕国等小国,还在与齐国、魏国、楚国等大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相应地,战国七雄中相对较弱的韩国几乎没有单独战胜多个大国的战绩。也就是说,宋国在整体实力上完全可以与韩国相比。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韩国成为战国七雄,而宋国不是战国七雄之一。在这方面,在笔者看来,宋国实力雄厚,但未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宋朝的灭亡时间明显早于韩国。公元前286年,宋发生内乱,齐、魏、楚联合派兵消灭宋。同年,宋康王逃离宋国,死于魏国温邑(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img]434741[/img]
二
与宋国相比,韩国在公元前230年才被秦国消灭。宋国的灭亡时间比韩国早50多年。整个战国时期,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此,宋朝灭亡较早,战国后期自然没有影响和行动。就韩国而言,虽然战国后期较弱,但韩国的生存直接对战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秦国只有消灭韩国,才能直接威胁到魏赵的腹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宋朝的灭亡时间可以推迟几十年,确实有可能被列入战国七雄。当然,如果宋国被列入战国八雄,那就是战国八雄,而不是战国七雄。在战国七雄以外的几个大国中,中山国和越国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强,甚至高于韩国。然而,毫无例外,这些大国在战国中期左右告别了历史舞台。
三
另一方面,与韩国相比,宋国很少参与战国七雄的纵横结合,即对战国格局没有长期影响。就韩国而言,战国初期与中原霸主魏国或战或和。例如,在马陵之战中,魏进攻韩国,后者救援齐国。因此,齐国重创魏国,这成为魏国从中原霸主地位下降的关键一战。战国中期,韩国也参加了伊阙、华阳、五国伐齐、垂沙等多场重要战役。至于战国历史的转折点——长平之战,也是争夺韩国上党郡造成的。
相应地,就宋国而言,除了参与五国相王外,几乎没有像韩国那样频繁地参与和干预战国七雄的重要历史事件。当然,五国伐齐确实与宋国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宋国当时已经灭亡,并没有像韩国那样通过合纵连横苦撑到战国末期。换句话说,在战国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宋对当时的历史趋势没有直接或深远的影响,这应该是他未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重要原因。
[img]434742[/img]
四
@ 虽然没有成为战国七大英雄之一,但在战国时期,宋国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诸侯国,这反映在宋国的商业和文化极其繁荣。宋国的主要城市有商丘(今商丘市遂阳区西南)、蒙邑(今商丘市东北梁园蒙墙寺)、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西)、丰邑(今徐州市西北部)、栗邑(今商丘市夏邑县)等。其中,商丘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都会,规模宏大。商丘是宋国的都城,故时人称宋城。陶丘(今山东定陶区西北)原为春秋曹国都城,于鲁哀公八年(前487年)死于宋人之手。在这里,陶丘土地辽阔,发展较早。“昔尧作为成阳,舜渔于雷泽”(《史记·货殖列传》)人口集中,商家云集,店铺一排排。
正是商业繁荣,宋国自然被秦、齐、楚、魏等大国觊觎,在战国中期被周边大国吞并。宋国灭亡后,其领土被齐、魏、楚等战国七雄瓜分。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宋文化作为商朝后裔建立的诸侯国,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直接继承了商业文明的主要内容和特征,间接吸收了周文化的一些内涵。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庄子、惠子等名人几乎与宋国有直接关系。比如孔子虽然是鲁国周毅(今山东曲阜)人,但祖籍是宋国(今河南)。宋朝的文化和人才显然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宋国战国时期的真实实力如何?为什么不能成为七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