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元末红巾军起义军的领袖,被称为“明王”。后来,由于韩山童的牺牲,韩林儿和母亲一起逃到了武安山。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等人迎韩林儿到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皇帝,称小明王,国名“大宋”
25岁入伍时,朱元璋投奔江淮红巾军领袖郭子兴。后来,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然而,由于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更勇敢、更有才华,他的手下也有才华。@ 事实上,朱元璋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教练。
[img]434025[/img]
因此,作为元末红巾军的一支,朱元璋以韩林儿为君主。那么,他如何取代“小明王”韩林儿,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呢?
事实上,当我们阅读历史时,我们不仅完全依靠武力来实现朝代的转变,而且需要一群文人来适应自然的真理,达到合理的地步。
而朱元璋最终能超越韩林儿成为新的领袖,自然也要有一套能自圆其说,让人心悦诚服的理论。
在登上皇帝宝座的漫长过程中,朱元璋非常需要能说会道的文人来做吹鼓手,以营造适当的氛围, 体现自己是天命所归的王者风范。
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来说,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就是努力帮助他的主人,成为历史上尧舜的明君。这也是儒家纲常理论倡导的“君为臣纲”。
由于朱元璋一直实行倡导儒家思想的政策,他得到了士大夫的一致支持。许多士大夫对朱元璋持乐观态度,全心全意协助他成为明君,实现开疆扩土建国称帝的目标。其中,刘伯温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
[img]434026[/img]
当刘伯温第一次开始帮助朱元璋时,他认为朱元璋会取得伟大的成就。因此,刘伯温下定决心帮助朱元璋上位,毫不隐瞒自己的立场。一有机会,他就亲自奉承朱元璋是真命天子。
朱元璋虽然胸怀大志,但时机还不成熟,随后,张士诚率军围攻安丰,身陷重围的韩林儿向朱元璋求助。
然而,刘伯温强烈反对朱元璋的救援,并说: “主上不宜轻出,如果救韩林儿出来,会怎么发落? ”
刘伯温这句话的意思已经暗示,有帝王志向的朱元璋不应该救韩林儿,否则救出后如何应对韩林儿?弦外之音是张士诚最好杀韩林儿。
而朱元璋不想落下一个看死不救的坏名声,他不听刘伯温的劝告,亲自带兵将韩林儿从安丰救出。
此时,韩林儿已成为光杆司令。他只能通过封官晋爵来取悦朱元璋。首先,他被封为中书右丞相。不久,他将朱元璋晋爵为吴国公。到目前为止,朱元璋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以下,万人以上”。
[img]434027[/img]
不幸的是,韩林儿看错了人,现在的韩林儿和朱元璋就像三国时期的汉献帝和曹操。
虽然朱元璋长期以来一直举着红巾军的旗帜,但他已经改变了。这一变化体现在他大量任命了元朝的老官员和文人儒家思想,并制定了一系列儒家“圣人之路”的规章制度,以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成为这一阶级的代理人。
过去,朱元璋表面上向“小明王”韩林儿屈服,因为他需要北方红巾军的帮助。现在,朱元璋已经扩大了他的力量。特别是,韩林儿和刘福通已经成为光杆司令,失去了使用价值。朱元璋开始制造批评白莲教的舆论,并公开与韩林儿反调。
1366年,朱元璋出兵攻打张士诚时,在发布的号召中狠狠地骂红巾军: “愚人误中妖术,不懂诗词的傲慢。他们错误地认为弥勒佛是真实的,希望它能治愈世界,不再受苦。因此,他们聚集在烧香的党,以汝英为基础,蔓延到河洛地区。既然妖言在世界上很流行,那么危险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城郭被烧毁了,土生土长的医生被杀害了,毒害了生物,悲惨了。”
朱元璋表面上谴责了白莲教徒的恶行,并公开指出了弥勒佛的名字,坚决否认了“弥勒出生”的说法,但实际上是含沙射影,暗中斥责韩林儿。
,朱元璋建立了稳定的基地和军政机构。各种管理逐渐走上正轨。当然,他不希望有人在他的统治区倡导弥勒降世,以便与他分庭抗礼。
天无二日,只要“小明王”韩林儿还在,朱元璋就不能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
廖永忠将军知道朱元璋心存顾忌,难以解决这个难题,于是决定用武力为他分忧。
[img]434028[/img]
据《明史廖永忠传》记载,龙凤十二年(1366年,元至正26年)12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到滁州迎接韩林儿回应天府。当船经过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时,韩林儿因船翻入河中而死(刘福通也同时沉入河中),韩林儿如此奇怪地死亡。
后来,朱元璋反而把杀主的罪全部推给了廖永忠。朱元璋成立后大封功臣时,在诸将面前公开指责廖永忠,说: “永忠行事不当,指示与他友好的儒家窥探我的意思,削减他的头衔,不封公,只封侯。”
从朱元璋的话中可以看出,廖永忠受到儒家思想的鼓励,导致韩林儿离奇死亡。朱元璋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廖永忠,以免被政敌嘲笑为不忠。
朱元璋默默地除掉了老主的手段,远胜于陈友谅霸王硬上弓杀死老主徐寿辉的蛮干行为。
“小明王”韩林儿死后,朱元璋成为唯一一个有资格继承红巾军事业的人。当时,在战场上,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战无不胜。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随时登基称帝。
因此,在韩林儿死亡仅一年后,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在南京登基,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是如何取代小明王韩林儿,建立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