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元618年成立,是一个著名的强大帝国。不仅有一代英雄唐太宗李世民、女强人武则天,还有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绝世故事。那么,有没有我们不知道或不知道的传奇故事或魅力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答案,是的,还有很多。让我们和我一起探索你不知道的唐朝历史。
众所周知,在帝制时代,每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会封闭父亲和祖先为帝,建立太庙,以示正统。这些都是儿子追求父亲为皇帝的。那么,反过来有吗?真的有,那就是义宗孝敬皇帝李鸿。现在我们来揭示这段尘封的历史。
[img]434822[/img]
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长子李宏大致出生。李鸿从小聪明好学,深受父皇的喜爱和重视。他四岁时被列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高宗(李治)立李弘为皇太子。早年,李鸿跟随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同时重视治学,命令许敬宗、许、上官仪、杨思俭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选录500篇集成《瑶山玉彩》。高宗(李治)曾对侍臣称赞太子:“非常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礼仪,从未有过错。咸亨二年(671年),高宗(李治)出行东都洛阳,命王子李鸿监国。太子李鸿因仁孝而受到朝野内外的赞誉,但身体虚弱多病。后期监国政务多由东宫官员戴至德、张文正、萧德昭等人处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王子李鸿跟随父母(李治、武则天)前往洛阳,在洛阳合璧宫绮云殿猝死,年仅23岁。同年5月,唐高宗(李治)以皇太子“慈爱亲人,永不忘君”的诏令追求李弘为“孝敬皇帝”,王妃裴氏(首相裴居道之女)为“恭哀皇后”。同时,他以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继承了香火。与此同时,洛阳郊区以天子礼仪厚葬,陵称“恭陵”,百官服丧葬36天。高宗(李治)还亲自书写了《瑞德记》,缅怀李弘,陵墓旁建立了碑石。
这是唐朝成立以来唯一以父亲身份追求儿子为皇帝的先例,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父亲追求儿子为皇帝的皇帝。由此可见,高宗(李志)对王子早逝深感悲痛和遗憾。
唐朝有皇帝追尊亲生儿子为皇帝的情况。谁是追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