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告诉你唐朝的审美故事,欢迎关注哦。唐朝的审美是什么样子的,所谓的脂肪是真的吗?这个标准是什么?
在这个时代,注重“以瘦为美”,对女性的主流审美更是“白瘦”。但不是每个人都瘦!因此,因肥胖而苦恼的女性朋友常常感叹,如果她们出生在唐代,就不用担心吃多少,胖不胖。也有女性朋友笑着说,凭着自己“胖”的身材,去唐朝一定要大受欢迎,甚至比杨贵妃还要漂亮——哈哈!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似乎真的深入人心。但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唐代流行的“胖”是什么?让我们好好探索一下。
虽然古代没有摄影技术,但也有绘画技术,古代画家的水平也很高。通过流传下来的唐代古画,我们也可以看到唐代女性的身材。就像初唐的《战车图》一样、通过这些名画,我们可以看到初唐女性身材苗条,不是现代人认为的“胖美人”。
[img]432485[/img]
除此之外,从那个朝代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也可以用来推测那个朝代女性的身材。比如“小腰美女太神奇了,金鞍少年不理”,就是描写初唐的女人。从这首古诗,从“小腰”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测初唐其实是“瘦为美”的。
至于原因,不难猜测。毕竟在初唐,也就是唐朝成立之初,当时的社会处于废弃待兴的状态。战争纠纷发生后,全国生产力受到严重影响,后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这一时期的人并没有那么富裕,也不担心吃穿。更何况大隋朝统治还没多久,要知道隋朝并没有“以胖为美”。
[img]432486[/img]
在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说,唐朝的人们需要担心食物和衣服,瘦人可以理解更多,然后在唐朝,社会“肥胖是美丽的”?毕竟,我们的唐朝非常繁荣!事实上,在唐朝,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唐朝大大提高,更多的人变得丰满。但“胖”并不一定是当时的审美标准。
只要查阅相关经典和资料,就可以轻松判断盛唐“以胖为美”有多不严谨。比如杨贵妃,一直被后人认为是“胖美人”的代表。杜甫在《美人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态浓意远淑,真实,肌理细腻,骨肉均匀。通过这个评价,我们可以知道,杨贵妃虽然不瘦,但绝不胖,只是胖。
[img]432487[/img]
丰满,用今天的话来说,应该是“微胖”,即丰满,但仍有曲线,而不是臃肿和疯狂的肥胖状态。你知道,杨贵妃非常擅长胡旋舞,胡旋舞对舞者的身材也有要求。想象一下,如果杨贵妃真的很胖,她真的能转身跳舞,跳舞真的很漂亮吗?此外,常年跳舞的人,身材不会胖,跳舞非常消耗热量。
如果你关注杨贵妃,你应该知道一些专家已经根据相关文献研究了杨贵妃的身高和体重。据专家推测,杨贵妃的身高约为163-165厘米,而她的体重约为108公斤至120公斤。身高超过1.6米,即使是120公斤,也不会疯狂的脂肪肿胀,对吧?难怪听到这个消息的网民们笑着说“心”。
[img]432488[/img]
可以说,唐代流行的脂肪并不是现代人认为的那种脂肪。与其说唐朝“以胖为美”,不如说唐朝“以胖为美”。事实上,像现代人一样,古人关心健康,太瘦或太胖,对健康有影响。一切仍然以健康为重点,不需要过度减肥或疯狂地吃来迎合主流美学。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这个胖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