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北宋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历史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历史发展的顶峰。然而,如此繁荣的北宋在后期遭遇了靖康的悲剧。为什么会这样?
广义上,宋朝不仅指“北宋”,还包括“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时期。有这样的划分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
公元1127年,盘踞在北宋以北的金兵席卷而来,不仅抢走了许多金银财宝,还带走了皇帝和女眷。
北宋被摧毁,逃离中国灾难的大臣们放弃了城市,逃到了杭州,也就是当时的临安城。他们有一个新皇帝的儿子赵,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历史上被称为“南宋”。由于北宋和南宋的家族属于同一家族,这两个朝代通常被放在一起,统称为“两宋时期”。
[img]429365[/img]
一、政治上:统治阶级延迟享乐,延迟国家
一个国家从繁荣到衰落,统治阶级必须承担首要责任。所谓“肉食者糜”,真的很适合形容北宋后期的统治阶级。
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滚动,北宋统治者选择充耳不闻,混日子,每一场战争都以金银财产和城市换取和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能再跳出幸福的温柔之乡。
1、宋徽宗赵霁:北宋最无能的皇帝
靖康时期的变化与当时的宋徽宗皇帝密切相关。宋徽宗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但他的名字不是他的政治成就,而是他的文学修养。在成为皇帝之前,他只是首都一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闲散王子。
他出身高贵显赫,享受着无尽的财富,过着肆意逍遥的生活。直到哥哥英年早逝,膝下没有孩子,王位自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他很幸运,他成为了世界上最高贵的皇帝。他也很不幸,在他登基的那一年,是民间起义最严重的一年。
不仅如此,朝廷上还有许多党派,新旧党派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与其说宋徽宗是皇帝,不如说他是观众。一个高权重的大臣不听他的号召,他无法改变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因此,他登基后不久,整个国家就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衰落。
[img]429366[/img]
2、朝纲混乱,奸吝当道
宋徽宗不仅政治天赋不突出,而且很容易相信恶棍。《宋书》记载,当时最凶猛的奸臣蔡京是宋徽宗一路提拔出来的。众所周知,蔡京的邪恶,但宋徽宗想把他当成自己的知心人,给他权力,为他开脱。
朝廷里有蔡京搅弄风云,战场上有童贯、蔡友等人贪生怕死。作为北宋的将军,童贯在战争面前没有血淋淋的激情。相反,他只想逃回首都,继续享受自己温柔的乡村。他们所有的厌战情绪都被金人看到了,金人看到了北宋的懦弱,所以他们敢于尽力大规模入侵。
二、军事:招兵制度导致军队质量参差不齐
“招兵制”是北宋军队招兵的基本制度。“招兵制”中的“兵”是指失业游民。北宋的许多军队都是由国家失业游民组成的,其军事素质可想而知。
1、“招兵制”直接导致北宋军队素质低下
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一生中最大的黑点就是谋反。他出身武将,谋反成功。他从一开始就非常害怕那些拥有军事力量的武将。
因此,他成功地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时间夺回了分散的兵权,并将德高望重的武将挤出了法庭。
为了稳定他们,赵匡胤不得不承诺用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来弥补实权的不足。与此同时,在北宋“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下,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当时,士大夫阶层和有权势的贵族非常喜欢购买土地,强迫买卖的现象时有发生。
[img]429367[/img]
因此,北宋初期的土地合并现象非常严重,许多人失去了生存的依赖,不得不成为流民。为了安顿这些流民,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赵匡胤提出了全部入伍、由国家支持的战略,即“招聘制度”。
2、“募兵制”只增不减,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除了军事素质低下外,“招聘制度”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招聘人数的不断增加,国家每年在军事费用上的支出基本上用于支持招聘,没有额外的钱购买优秀的武器或宝马良驹。
据说仁宗时期,国家每年向军队拨付70%的财务,其中近70%的钱花在筹款上。
北宋的衰落不仅是宋徽宗和许多素食主义者的过错,也是太祖皇帝设定的“军事筹款制度”的过错。一个朝代的衰落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或某件事的错,而是各种因素交织叠加产生定性变化的结果。
不幸的是,即使南宋在废墟上艰难地重建了大宋的辉煌,它毕竟也只是一闪而过的荣耀。南宋并没有真正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所以它最终无法逃脱崩溃的悲剧。
北宋曾经很繁荣,为什么会遇到靖康之变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