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都很重视马皇后,但他的后宫里仍然有许多妃子。这些妃子也为朱元璋留下了26个孩子。朱元璋65岁时还生下了小儿子朱楠。在众多王子中,除了王子朱彪早逝外,第四个儿子燕王朱迪勇敢善良。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以善谋而称,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img]428930[/img]
然而,在靖难之战爆发后不久,狡猾的朱迪设计绑架了朱权,收集了朱权的精兵,并承诺朱权“事成中分天下”。那么朱迪事成后,宁王朱权的命运会是什么呢?
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他出生于洪武11年(1378年),比朱迪小18岁。朱权从小就聪明、勤奋、勤奋,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朱权为宁王。两年后,十六岁的宁王朱权去大宁就藩。
明初的大宁位于今天的赤峰市大明镇。朱权就藩时,大宁已发展成为一个丰富的城镇。为了巩固边境,朱元璋通常派有能力的藩王守卫边境。宁王朱权可以在藩边塞大宁,这表明他也是诸藩王中的佼佼者。
宁王朱权当时在诸藩王中实力雄厚。他有8万甲兵,6000战车,还有一个勇敢善战的多颜三卫骑兵。
宁王朱权兴趣广泛。除了繁琐的军事,他还研究了历史,写了一本书。然而,由于靖难之战的爆发,这位优雅的藩王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朱标王子在洪武二十五年早逝,这让朱元璋心痛不已。他本想立四子燕王朱迪为王子,但为了礼制,朱标的次子朱允文最终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后,朱云文即位为建文皇帝。建文皇帝朱云文上台后,他采纳了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的建议,开始削藩。周王、齐王、代王、湘王、岷王要么废,要么死,要么囚。燕王朱迪的部队也被调防,朱迪本人也被监视。
早已觊觎皇位的朱迪,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杀死了建文帝驻北平官员,指示谢贵和布政使张冰,并毅然发动了靖难之战。
朱棣出兵后,建文帝朱允庚唯恐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联手,立即下令朱权进京。朱权对朱允庚废除五王不满,王妃张妃病重,没有下令进京。结果,他激怒了建文帝朱允庚,并被切断了三名卫兵。
此时此刻,燕王朱棣正在仔细计算他的十七弟宁王朱权。朱权手里拿着重兵,如果能控制朱权,那么朱棣就更像虎添翼了。
靖难之战打了三个月后,朱迪先修书给朱权,哭着被朱允炆打了,希望去大宁得到兄弟朱权的帮助。朱权兄弟情深,答应了朱迪的请求。
当时,永平被明将江阴侯吴高围困,朱棣率军解除永平围困后,直奔大宁,谎称向朱权求助。
朱权不知道这是什么计划,所以他邀请朱迪进城。朱迪在朱权面前绝望,要求朱权起草章节,感谢建文帝朱允文。朱权没有看透四哥朱迪的演技,而是深深同情朱迪,把朱迪留在了政府里。
朱棣秘密反对三卫部长。不久之后,在一切安排得当后,他向朱权辞职。朱权在城外为朱棣送行。这时,朱棣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埋伏在城外的朱棣士兵团起来赢得了朱权。朱权的下属将朱鉴力战死。他们都命令房宽在被俘后投降朱棣。长史石在被俘后拒绝投降,并被朱棣肢解。朱权的精英士兵也被朱棣收编。
大势已去的朱权,忍不住上了朱迪的小偷船,带着家人搬到了北平。当时,为了安慰弟弟,朱迪还答应在夺取大位后与他平分天下。
经过四年的夺位大战,朱迪的雄心终于实现了。为了收买人心,登上王位的朱迪首先救出了在削藩中遇难的诸位藩王,奖励了财物,恢复了头衔。
靖难之战开始时,建文帝命令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进入北京。辽王朱植被召入北京。宁王朱权以王妃病重为借口拒绝进入北京。朱迪成为皇帝后,他对辽王朱植非常不满。在永乐十年的时间里,他削减了朱植的护卫,只给他留下了300人。那么,朱迪是如何对待被他劫持加入燕军的宁王朱权的呢?
[img]428931[/img]
朱权之前的封地是大宁。大宁位于边塞,山高皇帝远。朱迪自然不会让老虎回到山上。因此,朱权先后要求在苏州和杭州封国,但朱迪拒绝了。朱迪给出的理由是“天子,不封侯”。他要求朱权在建宁、荆州、重庆和东昌选择一个封国。但朱权本人选择了南昌作为附庸,并得到了朱迪的同意。
永乐元年3月,宁王朱权就藩南昌,王府为原江西布政使部。根据礼仪制度,藩王府的规格高于布政使部的规格,但根据朱棣的意愿,宁王府的规格不得超过原布政司的规模。
从此,朱权在南昌低调发言。然而,朱迪对宁王朱权一直保持警惕,他的日常行动被监视并向朱迪报告。
朱权痴迷于道术,因此被告使用巫术伤害他人。朱迪立即命令人彻底调查此事,但最终一无所获。
这次事件发生后,朱权更加低调和宽容。他每天读书弹钢琴,修身养性。他没有教朱迪把柄,所以他平静地在南昌度过了永乐时期(22年)。
永乐二十二年,朱迪死后,王子朱高炽即位为明仁宗。仁宗行政缓和,朱权写道南昌不封国,要求改封,但被仁宗拒绝。
在宣宗朱瞻基时期,朱权对叛乱的汉王朱高旭表示爱,引起了宣宗的不快。随后,朱权对宣宗的“宗室以禄米定级”表示不满,因此受到宣宗的训斥。从那以后,朱权更加沮丧,整天与文人交往,致力于歌剧作品,以消磨时间。
正统十三年,朱权郁郁结束。英宗朱祁镇为此罢朝三日。
宁王朱权少年英雄因靖难被朱迪劫持加入叛军。26岁时,朱迪改封南昌,历朱迪、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朝。他低调而宽容,最终在70岁时沮丧地结束了。
宁王在历史上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朱迪曾承诺与他平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