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拒绝向公主求婚,他的妻子是谁?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386年,王献之病重难治,他们琅琊王家世代相信道教,于是请道人为他上表章去除疾病。
上表章时,患者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43岁的王献之经过长时间的深思,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记得我犯过其他错误,我只记得我不应该和西家离婚。”
几年前,在新安公主的青睐下,王献之不得不休息原配妻子习道茂,直到病重去世,他都为此感到难过。
一、 王羲之最小但最好的儿子
王献之是与父亲王羲之同名的书法家。他出生于公元344年,是王羲之最小的儿子,也是王羲之七个儿子中书画水平最高的儿子。他和父亲合称为“二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被称为“小圣”。
王献之从小就表现出独特的性格特征。有一次,他和他的两个哥哥,王徽之和王操之,去拜访官部尚书谢安。
谢安不仅是当时王羲之的重要大臣,也是王羲之的好朋友。王徽之和王操之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热情博学。只有王献之礼貌地说了几句问候。
三兄弟离开后,有人问谢安对三人的印象如何,谢安回答说:“小家好”。
与王徽之和王操之相比,谢安更认可王献之,因为“吉人之词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谢安认为有大作为的人少言寡语,王献之恰恰不爱说话,认为他一定会出类拔萃。
的确,王献之是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最杰出的一个。
二、 与习家结婚
东晋辅政重臣西鉴的女儿,王献之的母亲,她还有两个弟弟,和。
西昙有一子一女,女儿西道茂比王献之大一岁,是王献之的表妹。王献之和西道茂从小一起长大,两人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到了结婚年龄,王献之如愿娶了习道茂为妻。
婚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习道茂为王献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玉润。不幸的是,孩子很小就死了。
习道茂身体不好,失去小女儿后,她很难过,整天都很难过,从此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但她没想到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更多让她悲伤的事情等着她。
三、 公主横刀夺爱
王献之出生于魏晋著名家庭——琅琊王氏。他长得很有才华。他年轻时就很有名。他在当时的贵族中很受欢迎,所以他也进入了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眼睛。
司马道福是晋简文帝司马玉的三个女儿。她曾经嫁给了大司马桓温的次子桓济。桓济对他的叔叔桓冲的权力不满,并计划与他的兄弟一起杀死他的叔叔。结果,事情曝光后,桓济的兄弟被流放,司马道福与桓济离婚。
离婚后,司马道福看中了当时大家眼中的世家才子王献之,想把他招成徐。
[img]425288[/img]
这时,王献之和妻子关系很好,虽然两人再也没有生过孩子,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生活的温暖与和谐。
虽然王献之不想离开妻子,但很难直接抵制皇室的生活。无奈之下,王献之不惜用艾灸烧脚,一瘸一拐地走着。他想让自己以这种形象放弃新安公主。
但即便如此,新安公主还是对王献初心不变,坚持要嫁给他。
被皇权逼迫的王献之不得不忍痛休妻。
这时,习道茂的父亲,也就是王献之的叔叔,已经去世了,所以习道茂不得不羞愧地去找叔叔,很快就抑郁了。
四、长期思念
在谢安的赏识和皇权的支持下,王献之当上徐后的官职越来越大。他先是建威将军,后来是吴兴太守。他很快进入朝鲜担任中书令。他是朝鲜最高的行政长官,地位高于总理。
新安公主为王献之生了一个女儿,命名神爱。
虽然王献之的官场似乎很骄傲,家庭生活也很幸福,但王家的人从王羲之开始就对自己的名声漠不关心。王献之显然继承了这一点。权贵荣耀和徐的名字从未让他真正快乐。他总是关心前妻习道茂,经常给她写信和问候。最著名的一封信是《奉对帖》:
[img]425289[/img]
王献之的《奉对帖》
“虽然奉对多年,但可以为尽日之乐。常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和姐姐很相配,白头偕老。这不就是告别吗?所有的失望都很深。为什么日夜见姐姐?俯仰悲咽,没有了,只有绝气耳!”
虽然我每天都和表哥相比,持续了十几年,但我希望这样的日子能继续下去,让我和表哥白头到老!
没想到命运这么乖张,我们被迫分开了!我对此非常难过和忧郁。我什么时候能像以前一样日夜和你相处?
我悲伤地低头哭泣,抬头叹息,但真的没有办法!也许只有在我生气的那一天,我才能再次见到我的妹妹!
五、人生后悔
王献之所期待的与习道茂见面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公元386年,与新安公主结婚大约六年后,王献之病重。在治疗困难的情况下,王献之请道士为自己加盖印章。在反思自己一生中犯的错误时,他冥想了很长时间,最后慢慢地回答:“我没有意识到我有多余的事情,但我想和习家离婚。”
这是王献之一直担心的事情。虽然他在信中多次表达,但这种痛苦直到临终才沉重地压在他的心里。
43岁的王献之去世不久。
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长大后,嫁给了王子司马德宗为妻。
公元396年,司马德宗继位为晋安帝,王神爱被立为皇后,安熙皇后。
虽然晋安帝一生中从未说过一句话,什么都照顾不了自己,但在朝廷主事官员的主持下,王献之作为皇后的父亲,被追为侍中、光禄医生、太宰,并被授予“宪”的称号。
王献之拒绝向公主求婚,他的妻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