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春秋时期郑国有多强大?之后为什么会消亡?

郑国,周朝姬姓诸侯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称霸的诸侯国。不知道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郑庄公(前757-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前743-前701年在位)。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君主郑庄公的典故。例如,《郑伯克段于燕》是春秋时期历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散文。主要讲述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与其兄弟共叔段为争夺君主地位而进行的激烈斗争。郑庄公在“郑伯克段于燕”之后,稳定了郑国君主的地位。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郑国与宋国、卫国等国相互征服,实现了统治中原的目标。换句话说,郑庄公的统治时间早于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君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春秋时期第一个统治郑国突然衰落,未能成为一个大国?

@ 郑国之所以能在春秋时期首先变得强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郑庄公非凡的战略和军事才能,即在郑国历史上,郑庄公的能力无人能望;第二,作为周朝的清医生,郑国可以威胁天子命令诸侯,即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这很可能是从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中学到的;第三,当时其他强大的诸侯都处于内乱或起步阶段,这为郑国的领先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在这三个有利条件消失或削弱后,郑的统治自然成为昙花一现。例如,就第二个有利条件而言,郑庄公在30年(714年)夏天对周桓王不尊重。当时,郑庄公担任周桓王的左清士以天子的名义攻打了宋朝。然而,“葛之战”的爆发逐渐失去了周王室的支持。

[img]426360[/img]

葛之战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击败周王室联军的反击。在葛之战中,郑庄公似乎取得了胜利,但亲自面对周王室的行为并不容易,导致郑国继续威胁天子命令诸侯。换句话说,郑国希望周边诸侯国遵守规则,但他率先破坏了规则,这也削弱了郑国的威望。

相应地,就周天子而言,既然郑国公开打脸,我就支持其他支持我的诸侯国,如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霸主,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当周王室转向支持其他诸侯国时,郑国威胁天子使诸侯优势消失。至于第一点,也就是说,郑庄公的卓越能力也随着郑庄公的死而消失了。

郑庄公43年(前701年)正月,郑庄公与齐、魏宣公、宋庄公在恶曹(今河南延津县东南)结盟。同年5月7日,郑庄公去世,享年57岁。郑庄公去世后,王子忽继位为郑昭公。然而,郑国却陷入了内乱。在郑昭公还没坐稳的时候,宋庄公诱祭到宋国,然后胁迫他立公子突为君,是郑厉公。得知祭仲被胁迫的消息后,郑昭公流亡卫国。然而,不久之后,郑厉公被迫离开郑国。再次即位的郑昭公,又被大臣杀害。

@ 郑国的内乱不仅削弱了郑国的实力,而且使郑国在随后的霸权格局中逐渐被边缘化。换句话说,原来在春秋时期,郑国周边大国出现了内乱。然而,在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整合内部力量后,他们纷纷争夺中原。这显然给郑国带来了压力。

[img]426361[/img]

@ 例如,当齐桓公在位时,郑国只能选择跟随齐国。如果他反对齐国,他不仅会冒犯齐国,还会成为周王室和齐国盟国的敌人,这也是郑国无法接受的结果。齐桓公之后,晋楚争霸中原,位于中原的郑国,只能朝秦暮楚,在晋楚之间左右摇摆。晋楚争霸期间,秦国还发动大军进攻郑国,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综上所述,郑国在春秋初期的领先地位是建立在时间、人和地理位置的前提下的。然而,当这些基础相继消失时,郑国只能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左右摇摆。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战国时期,郑国的领土被韩国、魏国、楚国等大国侵蚀,其历史被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彻底结束。


春秋时期郑国有多强大?之后为什么会消亡?春秋时期郑国有多强大?之后为什么会消亡?

,,,,,,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中国阿Q精神的鼻祖是谁?孔子的儿子孔鲤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些“阿Q”情结。鲁迅发现了这个“真理”,率先获得了文学版权,比如匕首射击,刺伤了许多人隐藏的心:“哦...

  • 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高徒卜商生平介绍
  •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44岁。以文学著称,以孔子论《诗》为特色,孔子称赞:“商人可以说“诗”已经走了。”在孔门弟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