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政权在三国时期是如何结束的?三国正式存在只有60年,但东汉末年近百年,三国结束的标志是金朝摧毁了吴国,完成了统一。孙吴政权已经存在了51年了。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然后向下看看~
早在公元266年,晋朝就建立了。虽然吴国在西陵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它并不能阻止吴的步伐。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img]425142[/img]
东吴重臣陆凯和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杨虎提议伐吴,但遭到贾充反对。279年西北乱开始平,王军、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了,贾充、荀旭等认为西北不确定,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在今年11月大举攻击吴国,历史上称之为晋灭吴之战。以贾为大都督,上游王军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周军多路并进。280年1月,孙皓急任丞相张友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都战败而亡。
王俊军与长江其他晋军合作攻打西陵、江陵、武昌、寻阳等地,杜预也夺得荆州南部。3月15日,孙浩看到晋军已经包围了建业,认为总体趋势已经消失,并投降了。孙吴灭亡,西晋统一世界,三国时期结束。
公元271年(建衡三年),陶皇打破了交趾,俘虏了西晋设立的守将,收复了交趾。九真县和日南县都回到了孙吴的统治下,然后平定了扶严夷,设立了武平县,任命武昌督范慎为太尉。停止了多年的交趾叛乱。
公元272年(凤凰元年),西陵守将因害怕失职,占领西陵城叛吴降晋。吴将军陆抗立即率领将军左奕、吴彦等进攻,晋将杨肇、杨虎、徐胤率军救援步解。西陵城防守坚固,陆抗围堰防守,并排众议破坏大坝,与晋军对峙。陆抗军一个营的都督俞赞降晋。陆抗利用余赞提供给晋军的信息,连夜调整军事部署,第二天击败晋军。西陵城也被征服了。
西陵战争结束后,孙浩误判了现状,军国主义,多次对晋朝发动小规模战争,浪费国力,加速了孙吴的灭亡。公元276年(天溪元年),晋灭吴的战前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然而,由于后方鲜卑混乱,贾充等反对立即攻击吴,推迟了攻击吴的战争。
公元279年(天纪三年),晋武帝下令以贾充都督司马、王浑、周浚、王戎、胡奋、杜预、王贤、唐彬等八部分,以六种方式对吴进行大规模攻击。司马周等六位将军分别攻击建业周边六合、当涂、武昌、夏口、江陵等长江中游重镇;王军和唐斌率领灭蜀后获得的水军从蜀国向东流动。孙吴上下离心,疏忽防备,没有统一对策,导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孙吴防线迅速崩溃。
[img]425143[/img]
公元280年5月1日(天纪四年),王军率领的船师首先到达石城。孙浩知道大势已去,双手绑在一起,抬着棺材向西晋军投降。交州刺史陶瓷坚持不降,孙浩写了一封信劝他降晋。西晋朝廷封孙浩为“归命侯”。孙吴灭亡,西晋统一。
虽然有安抚政策,但吴人在亡国后的地位直线下降。原吴国文武官员在晋朝的地位“与编户相同”,经常受到北方人的歧视。因此,吴国士人大多怀念吴国的感情。灭亡后30多年,一些地区仍有几次复国运动。
比如公元310年(晋永嘉四年),吴兴豪族钱趁着西晋即将灭亡的机会,自称是平西将军和八州都督,劫持孙皓的孙子孙孙充,把他当成吴王,然后杀了他。动荡过后,周平静下来。公元318年(晋太兴元年)11月,孙皓的另一个儿子和孙子孙女起兵反对东晋,被杀。
孙吴政权是如何在三国时期结束的?详细说明孙吴政权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