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东吴在晋灭吴之战中放弃抵抗?真相是什么?

公元279年11月至次年3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接取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举摧毁吴国,实现统一世界的战争。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发兵20多万,分六路攻打吴国。公元280年,在东线战场上,吴总理张伟率领3万军队渡过长江,被晋军击败,晋军立即决定,指挥建业,吴军害怕懦弱,不战而降,士兵逃跑,所以吴宣布灭亡,这意味着三国时代的完全结束。

在晋灭吴之战中,东吴不仅缺乏积极抵抗的决心,而且也没有迁都南方继续抵抗西晋的计划。换句话说,在西晋军队突破长江防线后,东吴基本上放弃了抵抗。为什么?

@ 东吴之没有迁都南方,继续抵抗西晋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在长江防线被攻破后,东吴已无险可守。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远远优于蜀、东吴,而蜀、东吴的能力与曹魏三国相匹配。前者离不开山川险,后者离不开长江险。如果没有这些自然屏障带来的防御优势,蜀汉和东吴根本无法支撑三国后期。

在此基础上,当晋灭吴时,西晋已经拥有了曹魏+蜀汉的原始领土,这使得东吴显得更加虚弱。因此,长江防线突破后,东吴人心慌意乱。至于皇帝孙浩,他突然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只能效仿蜀汉后主刘禅,准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被绑在脸上(双手反绑),牵羊,医生衰服,士舆论(车上装棺材),从而降落西晋。

[img]424048[/img]

第二,吴先生几乎不愿意再战斗了,这使得孙浩即使想迁都南方,也缺乏必要的力量。公元280年3月,王军水军顺利进军,距离建业只有几十英里远,孙浩派游击将军张翔率领1万水军迎敌。对孙浩来说,自然对张翔寄予厚望,也就是说,希望他能抵抗西晋军队。

然而,让孙浩绝望的是,这张大象在正式对抗之前就投降了王军。然后,孙浩也想抵抗,派陶军迎接敌人,陶军说:我只需要2万名士兵和马,就能打破这个地方。然而,当他第二天准备出兵时,他发现2万名士兵和马一夜之间就跑掉了。在吴国灭亡时,这些事情显然迅速蔓延,严重挫伤了吴国士兵的士气,最终没有人愿意战斗。

此外,这显然不同于蜀汉的灭亡。蜀汉灭亡时,江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永安都督罗宪、南中大将霍毅都下定决心要死。在此基础上,诸葛瞻战死战场后,后主刘禅下令姜维等人放弃抵抗。就东吴而言,孙皓稍有失败就无法约束自己的士兵,这无疑与孙皓自己的行为直接相关。

作为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浩在位初期仍然可以被称为有前途的国王。然而,在一点成就之后,孙浩沉迷于酒,专门杀人,变得愚蠢和暴力,这让孙浩在东吴失去了心,叛逆的亲戚,自然没有人愿意搬到他的首都去战斗。

[img]424049[/img]

@ 第三,如果孙皓想迁都南方继续作战,也缺乏实施的条件。长江防线突破后,孙浩无论南跑多远,都只是用空间换时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广东、广东等南方地区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即从江苏、浙江到南方,许多地区人口稀少,即暂时不作为首都的客观条件。

同理,蜀汉灭亡时,后主刘禅也没有迁都南方的打算。这也是当时西南地区,人口稀少,技术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如果迁都到这些地方,和去山林没什么区别。而这自然是孙皓、刘禅都不愿意接受的结果。更何况,即使孙皓想迁都再战,没有手下跟随,显然连基本的生存都没有办法保证。综上所述,西晋军队刚刚突破长江防线,孙浩基本上放弃了抵抗,从而促进了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时代的完全结束。


为什么东吴在晋灭吴之战中放弃抵抗?真相是什么?为什么东吴在晋灭吴之战中放弃抵抗?真相是什么?

,,,,,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