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有余事,只记得和习家离婚。”没有遗憾和悲伤的事情,但很难忘记和习家离婚的事情。
这是王献病重的时候,当有人问他有什么担心时,他的回答。他所说的离婚是关于他和原妻子习道茂的事。
王献之是谁?他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也是他众多儿子中最有才华的。当时“谢王”是贵族,王献之也是贵族公子!
[img]423179[/img]
他的妻子习道茂是谁?他们为什么离婚?
西道茂,祖父,东晋著名大臣,曾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贵族家庭。她的姑姑是王献之的母亲,比王献之大一岁,是他的表妹。
两人这层表亲的关系,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很好。
贵族们总是喜欢亲上加亲,王献之也很喜欢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妹。当习道茂到了结婚的年龄时,王献之催促父亲上门求婚。
王羲之立即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两个孩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我不知道习道茂是否有爱人。如果没有,我希望这两个家庭能结婚。
面对这样一段合适的婚姻,习家自然高兴地接受了,于是两家人高兴地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结婚了。
据说男人成家立业,真的很适合王献之。婚前,王献之是一个爱自由的公子哥。虽然他很有才华,但他总是喜欢在家闲着。
但自从娶了心爱的表妹后,他突然上进,不再像以前那样闲散,凭借自己的好才华,出任州主簿。
然后一路上升,担任秘书郎,然后转任府丞。
[img]423180[/img]
另一方面,在习道茂的母亲家中,一开始,他的祖父习习也是一个著名的家庭,风景无限。然而,时局动荡,乱世中没有什么是坚不可摧的。在当时权臣桓温的压制下,习家开始衰落。
随着习家的衰落,原本合适的婚姻开始分崩离析。
王献之越来越优秀,而立年的他,游刃有余地走在官场,他的风头正旺,竟然进入了当时新寡归来的新安公主的眼睛。
说起新安公主,她其实暗恋王献之已久。早年,出于皇权的考虑,她不得不嫁给她不爱的人。
但随着丈夫的叛逆被捕,她又回到了自由之身。这一次,她坚决想嫁给王献之。于是王献之被召入宫中。
新安公主认为王献之一定会高兴地答应公主结婚是多么的荣耀。
她知道王献之有原来的妻子,也知道除了早年生下一个早逝的女儿,习道茂什么也没做。按照七出之条,休息习道茂是名正言顺的事!
她依靠自己的美貌和身份,非常直接地要求自己的皇帝哥哥直接下令让王献之休妻做女婿!
王献之一听,战兢兢地领了旨,就走出了宫殿。
回家的路上,王献之想得很清楚,休妻或抗旨是绝对不可能的,他该怎么办,才能打消公主下嫁的决心呢?
回家后,王献之果断地用艾草烧伤了自己的脚,一个破碎的身体。他知道他的表弟不会不喜欢他,但受公主尊敬的新安公主会不喜欢他。
但他还是低估了新安公主的痴情,即使王献之行动不便,新安公主还是二话没说就要结婚了。
这可苦了王献之,他已无计可施。
[img]423181[/img]
这时,习道茂站了起来,她看到丈夫毫不犹豫地以自残的方式守护着他们的婚姻,她悲伤而无助。
如今,她没有祖父的庇护,只是一个无权无势、无所作为的妻子。她怎么能和新安公主竞争?
她不希望丈夫为她做更疯狂的事,@ 她要求王献之休息她,并根据自己的命令娶了新安公主。当天知道习道茂说了这样的话时,她的心有多痛苦,但她只能这样做来拯救她丈夫的家人。
就这样,一对恩爱的小夫妻被迫分开。
王献之无奈地娶了新安公主。
习道茂休假后,她一无所有,丈夫没有,孩子没有,父母没有,她没有母亲的家人可以回来,所以她住在叔叔习阴的家里。
在叔叔家里,她经常想到和表哥王献之过去的一切,都止不住眼泪,就这样,她忧心忡忡,没多久就去了。
王献之呢?他的自残,终身留下后遗症,43岁去世。
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应该只是放弃表哥这件事,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这场没有硝烟的爱情战争,没有人是赢家,他们都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者,没有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幸福!
如果你是西道茂、王献之或新安公主,你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王献之宁愿自残也不愿娶公主。为什么习道茂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