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国本之争持续了15年。具体经历是什么?

当时有两派分别支持皇长子朱常洛和福王朱常迅(郑贵妃出生)争夺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长子为王子的原则,大多数都有皇帝的长子朱常洛。然而,明神宗并不喜欢公主所生的长子,而是加倍宠爱郑皇贵妃,并打算立其子皇三子朱常迅为王子,但大臣和慈圣皇太后强烈反对。明神宗与群臣争论了15年。朱常洛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才被封为王子,而朱常迅则被封为福王。但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李太后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去世,舆论对郑贵妃不利后,福王才离开京就藩,王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此稳定。到目前为止,争吵已经持续了15年,无数大臣被责骂、贬低和殴打。明神宗身心疲惫,郑贵妃郁郁寡欢,整个帝国不安的“国家之争”已经结束。

为国家而战的官僚大多是后来的东林党人,所以这是东林党之争的另一个内容。国家之争使明神宗悲痛欲绝。他觉得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最终还是被大臣们控制住了。最后,他和大臣们分手了,逐渐对政府失去了兴趣,开始怠慢政府。

[img]418738[/img]

过程

朝臣们支持王子

有传言说,神宗和郑贵妃去高玄殿祈祷神盟誓,会见朱常勋为王子,并将誓言封在玉箱里,由郑贵妃保管。明朝神宗的承诺违反了祖先制度和封建礼仪制度,必然会造成重大的政治危机。

受谣言影响,朝中大臣建议尽快将皇长子朱常洛登记为王子,以打破谣言。他们争先恐后地提起皇储问题,奏折累计上百,都指责后宫干政,言语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 朱常迅出生前,万历十四年(1586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列举了明英宗两岁、明孝宗六岁被立皇太子为例,要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明神宗不愿意把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生的儿子作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以皇长子还小为借口,等两三年后再举行。朱常洛5岁时,公主还没有被封,而朱常迅刚出生,郑贵妃就被封为公主,这不禁让那些长期怀疑万历的大臣怀疑万历会被废除。他们不想因为这件事的让步而被记录在历史上,让后人觉得朝中无忠爱国的人。

在登封郑贵妃的那一天,户科向事件中的姜应麟、外郎沈静等人纷纷请书立东宫。其中,姜应麟的措辞激烈,激怒了明神宗,把奏折扔在地上,对身边的宦官说:“为了东宫,科臣可以和我聊天!遂降旨:“贵妃敬奉勤劳,特加特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麟疑君卖直,可降极边杂职。” 因此贬姜应麟是大同广昌的典史。官员外郎沈静、刑部主事孙如法相继上言,均受到处罚。但自明神宗对姜应麟的处罚也指出,立太子一定会按长幼顺序登记。随后又有南北两京数十人上疏申救,明神宗虽然对此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但心里却极为恼火。

[img]418739[/img]

明神宗怠政

明神宗自封郑贵妃为皇贵妃引起群臣几乎一致反对以来,对临朝听政十分厌恶。此时,慈圣太后已经在慈宁宫中安度晚年。五更时,她不再到万历住所喊“皇帝起来”,并带着它上了法庭。张居正死了,冯宝被贬。被称为“和事佬”的当权人首辅申时行,一次又一次地迁就皇帝,抱着明神宗有一天会意识到的幻想。这样,明神宗逐渐沉迷于六宫之间的美丽。

从那以后,大臣们仍然要求成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王子,并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集体要求成立,杜门请辞,向明神宗施加压力。明神宗不得不推到万历十九年,或者王子十五岁的时候,然后推荐延长到万历二十年春。明年8月,工部张有德建议开工准备,但明神宗以不准奏扰为由罚禄三月。首辅申时行与大臣等人上疏反对,明神宗大怒,但申时行又暗中表示辩白。此事曝光后,申时行名誉扫地,被弹劾后不得不辞职回家。

既然大臣敢于攻击明神宗的隐私,那么明神宗周围的宦官就不再为向外庭传递一些秘密而感到不安。明神宗日常生活放纵的消息不断传出,皇帝以“头晕”为由不时举行早朝,大臣们又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击”。明神宗被激怒,大臣们要么被辞职,要么被廷杖。上疏干涉皇帝“私生活”的礼部尚书洪乃春被拖到午门外的廷杖60,然后削职为民,最后愤怒地死去。大臣们要么被辞职,要么被廷杖。

[img]418740[/img]

并封三王之礼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二日,大学士王锡爵密奏明神宗。对此,明神宗发了一封信说:“我们应该把长子朱常洛、三子朱常迅、五子朱常浩封为王,然后选择其中的好人为王子。王锡爵既怕得罪明明神宗,又怕被朝臣攻击,于是上疏请皇后抚养长子,这样长子就是直子。然而,明神宗只是以前指示朝臣,继续准备行三王并封之礼,顿时朝中大哗。王锡爵这么说,意味着明指朱常洛还需要办理手续,质疑朱常洛当王子的合法性。因此,大臣们指责王锡爵奉承王锡爵,王锡爵别无选择,只能自劾请辞,明神宗也被迫通过众议收回了前世。


国本之争持续了15年。具体经历是什么?国本之争持续了15年。具体经历是什么?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戚家军】盟主戚继光斩3万日寇不开心 只愿海波平
  • 戚继光根据日本海盗作战的特点,创造了适合攻防的“鸳鸯阵”战术。他以11人为一队,配有盾、矛、枪、狼、刀等长短兵器。他在...

  • 朱聿键为什么被后人评为明朝最生不逢时的皇帝?
  •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正式灭亡。消息传到留都南京,江南的一部分明朝官僚于5月在南...

  • 为了自己的欲望,她亲自埋葬了大明最后60年的国运
  • 作为深宫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她心中有一个做老板的励志梦。而且,贵妃的地位也很微妙,次于皇后,但高于后宫的其他妃嫔。事实...

  • 朱常洵被人吃掉了吗?崇祯帝为何不处置朱常洵
  • 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宠妃贵妃郑氏,郑氏的原因,朱常洵受到明神宗朱翊钧的万千宠爱,在当时几近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