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历史上靖难之战后如何强化集权统治?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国务事务,建文于8月1日(1402年),朱迪命令金和黄淮进入文渊阁,并提前办理机务。然后将内阁扩大到七个人。从那时起,内阁在明朝政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清朝也使用了这一制度。

另一方面,由于朱迪造反称帝,对大臣产生了怀疑,他恢复了洪武年间废除的锦衣卫,重新开始实施明朝的特务统治。随后,在18年(1420年)的永乐,朱迪成立了东厂,使亲信太监掌权,加强特务统治,提高宦官地位。在明朝,特务统治几乎贯穿始终,成为一大特色。

[img]418635[/img]

在靖难之战中,京中宦官提供的情报帮助成祖打败惠帝,成祖即位后,改变了太祖以来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一方面,明朝出现了郑和等待名誉的优秀宦官,下西洋宣扬国威;另一方面,由于司礼监、东厂等宦官掌权部门地位的提高,宦官负责地方镇守、监督采购等重要工作(不全是朱迪设置的),为今后宦官灾国埋下了种子。

1、继续实施诸侯政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同时,还将他的24个儿子和一个儿子从孙子孙女分封在全国各地。一部分授予兵权,命令他们驻守北方,抵御蒙古;另一部分驻扎在大陆各省,监督当地官员。在诸王中,以北方诸王的力量最大。为避免权臣擅政,明太祖还规定诸王有权移文中央要求奸臣和举兵请君侧。这一分封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背道而驰,必然导致割据局面。

明太祖去世,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鉴于北方诸王势力过大,决定采取削藩的方法。他们打算先废掉一些力量较小的藩王,然后再和拥重兵的燕王朱迪在一起。建文元年(1399年),朱迪以入京杀奸臣的名义向南京进兵,于是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演变成了武装冲突,这就是“靖难之战”。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迪打败了建文帝,夺取了明朝的政权,建元永乐为明成祖。

成祖继续实施削藩政策,先后将被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往南方,有的被废为普通人。从那时起,分裂和分裂的力量被削弱,军政权力再次集中在皇帝身上。

[img]418636[/img]

2、内阁正式设立:明成祖对中央行政机关进一步调整,内阁正式设立。内阁成员由皇帝亲自从官僚中挑选,有五七个官僚,作为皇帝的顾问,在皇帝的指挥下协助处理政治事务。根据规定,其产品秩序不得超过五种产品,且不置官属,无专制诸司之权,诸司也无需向其汇报政务。但他们朝夕侍内,接近皇帝,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皇帝的决策有重要影响。这是废除丞相后加强皇权的又一次改革。

3、重用宦官:明成祖重用司礼监狱宦官宫,赋予宦官“出使、特征、监军、分镇、刺宫隐事”等权力。当时宦官与内阁权力竞争,重大政务最终取决于皇帝,皇权进一步巩固。

4、增设特务机构东厂: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一个叫金衣卫的军事机构,保卫皇帝,从事侦缉活动。在永乐18年(1420年),由皇帝信任的宦官统领的“东厂”再次成立。锦衣卫与东厂合称“工厂、卫”。在南北两京,工厂和卫专门搜索所谓的“妖人”、“叛逆”和“大奸恶”在工厂和卫生中都有专门的监狱和法庭。工厂、卫生是极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其出现也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明朝历史上靖难之战后如何强化集权统治?明朝历史上靖难之战后如何强化集权统治?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

  • 永安公主与朱棣是何关系?永安公主是怎么死的
  • 永安公主朱玉英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女,生于公元1377年,母亲是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二十八年。袁荣被选为燕府仪宾,后来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