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电影《武术状元苏乞儿》并不陌生,这也让很多人对武术状元感到好奇。众所周知,文科状元通过殿试后,将被朝廷直接任命为官员。武术状元将如何安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img]417857[/img]
武术状元早在科举制度开始,也就是隋朝,但直到清朝科举制度被废除,这1000多年注册的武术状元不到10人。为什么数量这么少?这太难了吗?
[img]417858[/img]
让我们来看看武术冠军的评估过程。武术冠军的调查和文举一样,是三年的一个周期。根据唐代的评估规则,测试分为四项,即射箭、骑马使枪、举起指定木桩和举重。最后,武术冠军获得了第一个综合成就。从考试科目的角度来看,后两项是对实力的考验,平民仍然有机会,前两项骑马射箭根本不是平民能学到的,平民往往负担不起学习的费用。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武术状元也需要测试文章,当然,难度自然不如文举,但只是四肢发达,大字不知道一个,即使武术满分也不能成为武术状元。
唐代将军郭子仪是武术冠军,但他在参军后没有被重用。他直到后来取得了军事成就才被提拔。也可以看出,朝廷更注重实际军事成就,而不是名字。因此,后来的宋明大大降低了武术状元的选拔。相反,他们更关心是否有军事基础,是否能成为将军。他们最终看到的东西更多。这根本不是武术状元能得到的。因此,武术状元成了“平民考不上,贵族看不起”的局面。
[img]417859[/img]
清朝时期,由于清军骑兵实力雄厚,在武术状元考核中增加了骑射、舞刀和射击地球的环节,但都偏向于表演性质。实战是否可靠还不得而知。真正的武将需要战场的残酷训练,不仅需要武功,还需要对战场和战术的理解、士气的鼓舞等,虽然他们也是状元,但武状元并不乐观的原因。
为什么武状元同样是状元,却很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