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攻蔡战本来是一件普通的家务事,却引发了一场灭国之战,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国家大事。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如今,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的家务,夫妻之间的小吵小闹总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事实上,在古代“夫为妻纲”也不例外,比如春秋首霸齐桓公也有不愉快的家务。
齐桓公执政期间,齐国国力强大,成为春秋首霸,蔡穆侯为了与齐国搞好关系,将妹妹蔡姬嫁给了齐桓公。
公元前657年的一天,齐桓公和妻子蔡姬在船上玩耍。与齐国相比,蔡姬可能经常看到水,熟悉船,用摇船取乐。
蔡姬的船不能保持稳定。齐桓公可能不会游泳,害怕水。当时,她的脸立刻变了。她急忙叫蔡姬不要再摇晃了。
《左传》记载:齐侯与蔡姬乘舟受限,荡公。公怕变色;禁之,不可。
[img]414745[/img]
年轻的蔡姬有点任性,她想看齐桓公的外表,还在摇晃,齐桓公很生气,把蔡姬赶回娘家反思。
《左传》记载: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这对年轻夫妇吵了起来,丈夫把妻子赶回母亲家反思。这种事情现在可以说是过去了,更不用说在古代“夫为妻”了。
齐桓公没有废除婚姻,休了蔡姬,但这件事让蔡穆侯不高兴。她姐姐嫁给了你,你又送回去了,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被切断了。至少这种态度不友好,所以她把蔡姬嫁给了别人。
齐桓公原本打算让母亲的家人好好教育蔡姬。没想到,他们母亲的家人有一个鼻孔,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愤怒,邪恶到胆怯。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徐、曹等八国诸侯共同征服蔡国。弱小的蔡国自然无法抵抗强大的八国联盟,都城被占领。
这原本是一件不光彩的国际事件。为了这件小事,我们必须征求别人的国家。有公报私报的嫌疑。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霸主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img]414746[/img]
事实上,齐桓公并没有做很多这样的事情。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继位后的第二年,他出兵摧毁了谭国。谭国君被迫逃离莒国。当齐桓公逃离谭国时,谭国君对他不礼貌。
《史记》记载:两年后,釜子奔莒被伐灭。初,桓公去世时,过榭,潭无礼,故伐之。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再次灭亡遂国,他邀请遂国到齐国北杏会盟,但这个小遂国却不知抬举,竟然当面拒绝。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就必须一步一步地服从指挥。
当时楚国的实力越来越强。作为邻居,蔡国受到了极大的压迫,不得不倒向楚国,背叛当时的霸主齐国。齐桓公想教训蔡国,以身作则。
蔡国刚刚灭亡后,齐桓公利用这种情况征服了越来越强大的楚国。家务劳动引发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活动。砍伐蔡国只是攻击楚国的前哨站。否则,就不需要八国联军来攻击蔡国。
《史记》记载: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
[img]414748[/img]
因此,看似家务实际上是一种著名的政治行为,齐国要想确定霸主地主,就必须对楚国说些什么。
楚国是当时最大的蛮夷,征服楚国是尊王熙夷的最佳体现,于是八国联军进攻楚国。
楚成王率军迎敌,双方无法在邵陵相持。最后,楚国被迫认齐桓公为老板,以换取联军退役。就这样,齐攻蔡之战正式结束。
齐攻蔡之战是由一场家务造成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