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五子指的是谁?贡献是什么?他们指的是周敦颐、程浩、程颐、邵勇、张载。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周敦颐
学术界公认的理学鼻祖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周氏的学术思想是以儒家理论为基础,融合道教和间杂佛教无极而太极宇宙生成论。“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说:“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捣陵,甚至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性于人,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升到了极高的地位。它的作品《爱莲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至今仍是一部著名的作品。
宋明道学的创始人周敦颐。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情况下,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熔铸改造了《中庸》的“诚”和五行阴阳理论等思想资料,为宋代以后的道教家提供了“无极”、就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而言,如“太极”,周敦颐确实有“发端之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朱的二程“扩张”和“集大成”只是在周敦颐原有思想的基础上,使道学理论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img]415253[/img]
周敦颐的哲学作品,现存者只有一幅改装自道教图录的《太极图》、二百多字的《太极图说》和不到三千字的《通书》;涉及的范围包括“无极太极”的本体论问题、“物则不通,神奇万物”的动静观问题、“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虽然他只提出了词约义丰富的论点和论纲,并没有系统具体地阐述理论,但他的哲学思想在宋明道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程颢、程颐
世称二程,在周敦颐学习后,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
程颢(hào)(1032-1085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学者称明道先生为字伯淳。湖北黄陂出生于河南洛阳人。神宗朝任王子中允对御史里行进行监督,嘉佑进士。反对王安石新政。从学术上讲,程浩提出了“天者理也”和“只心就是天,尽其所能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倡导“传心”理论。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创始人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为程浩之弟弟。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历官。元佑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外,授崇政殿讲书。与其兄弟程浩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受年轻家庭学习的影响,他的政治思想受到父亲的极大影响。他鼓励父亲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是“独公一人”,并称他的兄弟程于荆公(王安石)为“意义不一致,事情必须列出”。与兄弟程浩不仅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相同。程颐的作品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编辑为《程颐文集》。程浩和程颐曾向周敦颐学习,世称“二程”。程颐和程浩在明末的作品都包含在《二程全书》中。
二程学说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并非一致。都以“理”或“道”为所有理论的基础,认为“理”是万物之前的“天理”,“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万物出于理”,“有理则有气”。现在的社会秩序是天理所定的,遵循它便于天理,否则就是逆天理。提出了事物“正确”的简单辩证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性即理”,因气禀不同,人性有善有恶。浊气和恶性,其实都是人的欲望。人欲蒙蔽了本心,就会损害天理,“无人欲即天理”。所以教人“存天理,灭人欲”。要“存天理”,必须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就要物穷理,一天一天地了解事物的原理,积累更多,就能突然贯通。提倡“涵养必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们创立的“洛学”使理学形态完整,因此也是宋明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二程思想对后世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邵雍
尧夫,死后康节,自称安乐先生、伊川翁,隐居苏门山百源以上,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密切相关。邵勇根据《易经》对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虚构宇宙结构图案和理论体系,成为他的象数学,也被称为先天学习。传说他的卜术很准。仁宗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在仁宗嘉佑和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均不赴。创造“先天学习”,认为一切都是由“太极”演变而来的。《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当时,李之才(字挺之)是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去见邵雍,并对邵雍说:“子亦闻物理生命之学?意思是“你知道宇宙万物周期发展过程中的“物理”学和关于生命的知识吗?”
[img]415254[/img]
邵雍回答说:“幸好受教。”,愿意受李之才的教导,这样邵雍就拜李之才为师,学习了《河图》、《洛书》,伏羲的八卦六十四卦图像。李志才教的这些东西都是长期流传下来的。邵勇在探索其深刻的内涵时,往往能够理解和理解其内涵,就像有上帝的帮助一样。最后,他获得了像海洋一样广泛的知识,其中大部分是邵勇自己理解的。
邵勇学习这些经典的时间越长,他的美德就越受到世界的赞扬。与此同时,邵勇的智慧也在增长。他了解天地运动变化、阴阳生长、世界变化的规律,甚至知道小步行、飞行动作和草本木本植物的特点。当时世人认为他高深的智慧已经达到了不迷茫的程度。邵雍的理论并非模仿前人,偶然应验。邵雍悟意识到伏羲八卦中的先天因素,于是写了几十万字,传遍了全世界。然而,由于他隐居,他很少为世人所知。
张载
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字厚。横渠镇人凤翔县(属陕西眉县),世称横渠先生。嘉佑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提出“大虚即气”的理论,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作品包括《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后来被列入《张子全书》。他的“横渠四句”气魄宏大。张载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未来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思想家,张载大声提出了四句谚语:“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过去的圣人继承绝学,为世界开放和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宗旨和政治追求,用一生的勤奋践行精神理想的最高境界“张子四句”也被近千年的学者和政治家广泛引用和尊重。
北宋五子分别指谁?有什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