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叛乱,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战匈奴,先是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取胜,然后乘胜追击,直到楼烦(今山西宁武)。寒冷的冬天,天降雪,刘邦不顾前哨探军 刘敬的劝阻,轻敌冒进,直追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第一支部队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7天7夜,完全与主力部队合作 断绝联系。后来,刘邦利用陈平的计划,向冒顿单于的(冒顿妻)行贿,才脱险。
[img]412524[/img]
“白登之围 “后来,刘邦意识到,仅仅通过武力解决与匈奴的争端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和谐”政策已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和平的主要手段。
背景
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杀父头曼单,自力更生,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匈奴各部,逐渐强大起来。由于中原处于秦末战争,没有时间北顾,冒顿收复了蒙田夺取的匈奴和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皮施(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附近)等郡县,直接威胁到中国北部的统治。
[img]412525[/img]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称帝,大封诸侯,其中异姓诸侯七位,其中韩王信在颍川、定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获封。杨寨位于中原腹地。刘邦认为,韩王信封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他担心韩王信将来会构成威胁,于是以防御匈奴的名义将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县,以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为首都。
不久,韩王信上演,说晋阳离边疆太远,不利于守卫,要求将王都迁至更北的马邑(今朔州),得到刘邦的批准。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刘邦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