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攻占齐国70多座城市的乐毅从未摧毁齐国?

齐王时期,齐国实力达到历史巅峰,南方重丘击败楚国,西方观津战胜魏赵联军,北方消灭中山国。

此后,韩国和魏国联合征服秦国,围困函谷关整整三年,最终攻占危险,秦国不得不割土认输。

据《史记》记载,“二十六年,齐与韩、魏共攻秦,到函谷军晏。”

公元前286年,宋国内部发生动乱,齐国急于扩大实力,这是天赐良机,于是与赵、魏联手出兵。

战争进展顺利,仅三年时间,被誉为“战国第八雄”的宋国就被灭亡。

但在瓜分蛋糕时分利不均,齐国以强横的实力,吞并了大部分果实,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强烈不满。

在燕昭王的串联下,燕、秦、赵、韩、魏组成五国联军讨伐齐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国伐齐”。

战争一开始,齐国就失去了70多座城市,只剩下即墨和莒。

奇怪的是,燕国统帅乐毅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从未摧毁齐国。为什么?

[img]411997[/img]

@ 作为联军统帅,乐毅没有采用传统的打法,而是采用了“闪电战”。

这种战术使燕国迅速占据了70多座城市,但任何东西都有优缺点,也有许多缺陷。

一是守城问题。得到城市后,你需要守卫和安抚人民。即使每个城市的人不多,总数也不小,这对燕国来说也不是那么简单。

二是后勤问题。攻下的城市越多,战线的深度就越长,从燕国到齐国的后勤供应就越困难。显然,经济薄弱的燕国负担不起。

@ 自姜子牙以来,齐国一直重视经济,更不用说位于东夷,战争很少发生,人口一直处于诸侯国的前列。

虽然五国伐齐是一场“闪电战”,但战争并非突然,齐国也做了一些准备,转移了大量财产。

更重要的是,齐国有五座都城,即墨和莒城就是其中之一,它有大量的常住人口和充足的战备物质。

否则,田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1000头牛。战国中期,虽然耕牛不再是稀缺的生产力,但还没有普及,说明齐国基础雄厚。

[img]411998[/img]

第三,燕、秦、赵、韩、魏五国联手伐齐,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铁板。

战国时期,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齐国虽然强大,但不能联手压制。如果燕国吞并齐国,虽然齐国消失了,但会有一个比齐国更强大的燕国,这是其他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对诸国而言,齐国和燕国都存在,而且都成为弱国才是最理想的结果。

@ 假如乐毅真的能消灭齐国,各国也会在关键时刻出手阻止。

@ 乐毅在燕国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燕昭王时期值得信赖。他担任五国联盟的指挥官,全权负责占领齐国。然而,在燕惠王时期,支持军队受到了怀疑。

乐毅很矛盾。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你继续战斗,即使你摧毁了齐国,你也很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不是好的结局。

而且,守卫即墨和莒的将领不是庸庸之辈,而是战国名将田单。

在这种情况下,乐毅打不下齐国也很容易理解。几年后,乐毅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img]411999[/img]

除上述四点外,乐毅的性格也可能受到影响。

当时乐毅的仁义传遍天下,围困莒、即墨五年没有攻下,可能是不忍伤害城中人民,没有发动屠城战争。

只要再给几年时间,乐毅就会不血刃地消化齐国其他地区。不幸的是,燕惠王打破了这张好牌。

与管仲、乐毅相比,诸葛亮不仅仅是说乐毅有破齐的大功,更是其仁义的性格。


为什么攻占齐国70多座城市的乐毅从未摧毁齐国?为什么攻占齐国70多座城市的乐毅从未摧毁齐国?

,,

  • 慕容垂建立后燕了吗?慕容垂最后是怎么死的
  • 他叛离前燕后的第二年,前燕国灭,当苻坚“徙暐(慕容暐)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后,慕容垂“收集诸子,对之悲恸”(《...

  • 大名鼎鼎却不知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燕昭王?
  • 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杰出君主,也就是燕国面临危机的时候。经过28年的艰辛,他终于使燕国由弱变强,一举击败了强敌齐国,...

  • 管仲与鲍叔牙是何关系?管仲与乐毅又是何关系
  •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大将军乐毅两次遭受离间:为何都能化险为夷?
  • 中国历史上,但凡君臣不和,往往是由受到挑拨离间而起,如齐威王与田忌,秦昭襄王与魏冉、白起,赵孝成王与廉颇,赵王迁与李...

  • 田单的复国传奇:乐毅反对计 复齐国火牛阵
  • 乐毅出兵半年,先后攻占齐国70多座城市。最后只剩下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部)在一起。莒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