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发生了哪些关于文字的冤案?

汉字整体上属于表意文字。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

古代文字狱案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最残酷的是满清时期。事实上,所谓的“文字狱案”几乎都是不公正的案件。这是一种典型的方式,因为文字被有意的人使用,如断章取义、曲解意义、牵强附会等,从而达到陷害他人的目的。简单列举历史上历代著名的文字冤案。

汉代:杨云《孙会宗书报》

据《汉书》记载,司马迁孙杨云因某种原因被汉宣帝下狱,后来被免为普通人。他的朋友“稳定”县太守孙会宗劝他闭门思考,不要满堂客人,喝酒玩乐。杨云给孙会宗写了一封信,那就是《孙会宗书》。最后,杨云再次被告下狱,从家中发现的《孙会宗书》中有很多对皇帝的怨恨,因此“宣帝见而恶”,最终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减半。

魏晋南北朝:季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国史之狱

1、季康:“竹林七贤”之一的季康,司马昭称其为幕府官员,但他作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拒绝出官,导致司马昭“闻而恶”。此外,钟会等人的诬告最终被斩入东市。

2、国史之狱:北魏太平真君11年(公元450年)6月,由于主编的国史,大臣崔浩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祖先的屈辱历史,从而激怒了皇帝,被太武帝下令处罚。与此同时,崔浩的姻亲范阳卢、太原郭、河东柳等北方大族也被连坐,历史上被称为“国史之狱”。

[img]410149[/img]

宋朝时期:奏笛之狱、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等

宋代有很多文字狱,在宋高宗时期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是豪宅狱、乌台诗案、同文馆狱、车盖亭诗案、胡泉疏案、李光小史案、江湖集案等。

1、大厦之狱:庆历四年(1044年),夏松等反对派挑起了改革派党争,其中大部分用文字诽谤新政官员为“朋友党”、“结党营私”最终导致范仲淹率领的改革派被贬出朝。

2、乌台诗案:此事与王安石的变法密切相关。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认为苏轼在移居湖州后谢恩的《湖州谢上表》中讽刺了朝政,后来被御史台狱审理。苏轼最终被降职到黄州,王沈、司马光、范镇等人也参与其中。

3、车盖亭诗案:也与王安石的变法密切相关,虽然是因为“诗”而起,但背后却是一场惨烈的党争。宣仁太后听政后,重新启用旧党,排斥新党。元佑四年(1089年),元佑党人利用高太后对蔡真等人的不满,对整个新党集团进行了斩草除根的清算,也是北宋开国以来朋友党之争中文字打击政敌面最广、力度最大的文字狱。最终,张敦、韩苟、李清臣、张商英、李德刍、蒲宗孟等人都被贬。

明朝时期,洪武文字狱,方孝汝案

明朝的文字狱大多发生在洪武时期,许多人因一两首诗而被杀。明朝成祖时期,主要围绕建文帝、方孝茹等人的文字狱。其他皇帝在位时期较少。

1、洪武年间:翰林编修高启因“小狗隔墙空吠,夜深宫禁谁来”被腰斩。御史张尚礼死于监狱,因为他“梦中赢得了国王的宠爱,却被黄鹂叫”。导演陈养浩因“城南有安妇,夜夜哭求婚”被淹死。兖州知府卢熊因为把“兖”写成“枪”而被杀,中书詹希因为给太学写牌匾而被斩。有很多杀手因为一两个字或一两句诗而被杀。

2、方孝茹案:方孝茹被杀后,朱迪下令“藏方孝茹诗人罪至死”,与方孝茹或建文帝有关的所有文字都不允许在路上。比如永乐三年十一月,张朴家藏方孝茹的诗被斩;永乐九年,黄岩县告诉有人持建文时,士人包彝古进入楚王书,下法司严惩。

[img]410150[/img]

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

清朝的文字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乾隆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变得扭曲和变形。鲁迅曾说过:“文苑里没有不被蹂躏的地方。”。在清朝数百个文字狱中,最著名的是以下案例。

1、黄培诗案。发生在康熙五年(1666年),原本是亲戚家年轻人的口角,却被黄元衡利用。他诬告黄培私下刻印并收集“叛逆”言论的书籍和诗歌,导致黄培、顾炎武等10多人被捕,然后涉及300多人。随着事态的扩大,这起案件最终震惊了皇帝,成为当时的一起重大案件。山东总督、巡抚先后奉命审讯。这起案件最终导致黄培被杀,而黄培的大包大揽,再加上别人的营救,顾炎武等人终于幸免。

2、南山集案。由于对清廷篡改明朝历史的不满,翰林编修戴名世逐一编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十年后,这本书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被告知。康熙皇帝很生气,直到他处死戴世明凌迟。戴氏家族所有16岁以上的男子都被斩首,15岁以下的女子和男子都被送到清朝英雄家庭作为奴隶。戴氏家族所有有职称的人都将被辞退。方孝标、汪浩、方苞、王源等人也因参加《南山集》而被杀,方正玉、尤云娥等人因捐款刊印,导致本人及其妻子、儿子流放宁古塔。此案涉及300多人。后来,由于康熙皇帝无法忍受,他改戴名世凌迟被判刑。戴家、方家等本该被判刑的人流放黑龙江。方孝标已经死了,但他仍然被发棺杀死。

3、“微风不识字”案。雍正八年(1730年),翰林院的吉士徐军因在奏章中错误地将陛下的“陛下”字写成“陛下”字而被雍正革职。然后派人调查,然后在徐军的诗中发现“微风不识字,为什么要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雍正认为徐骏这是故意诽谤,以大不敬罪叛其斩决。

4、“维民所止”案。查嗣庭在江西当考官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维民所止”。这句话来源于《诗经·商颂·玄鸟》的题目。然而,雍正认为“维民”这个词是“雍正”这个词。因此,他逮捕了查嗣庭的全家,并严格处理了这个问题。查嗣庭被满门抄斩,家里有几十个人。

5、伪稿: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后,民间流传着孙嘉干写的一封手稿。因为手稿指出乾隆“五不解,十大过”,当时朝鲜的大臣都被斥责了。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争相传抄,直到明年6月传到云南,才在朝廷上演。乾隆立刻怒不可遏,下令彻底调查。然而,“伪稿”已经被追查了三年,至少有数千人参与了案件。仅四川省就有280多人因传抄伪稿而被判入狱。然而,由于稿件的广泛传播,即使经过三年的调查,它仍然无法找到源头,最终不得不杀死几只替罪羔羊。

此外,谢济世案、陆生楠案、吕留良案、屈大均案、王锡侯“字贯”案、徐述奎“一柱楼诗集”案、“古稀罪”案等,也是清代著名的文字狱案。


古代发生了哪些关于文字的冤案?古代发生了哪些关于文字的冤案?

,,,,,

  • 汉灵帝大造裸游馆:特选美丽宫女为其裸体划船
  • 大多数中国古代皇帝喜欢娱乐。娱乐有不同的规模和形式。其中,水上游乐是主要的娱乐方式。水上游乐主要是游览湖泊。在过去,...

  • 哭也是一种能力:汉高祖刘邦两哭嬴军心民心
  • 刘邦成为皇帝是不允许的。刘邦在这个过程中哭了两次。这两次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邦的诡计令人钦佩。他值得成为一代创...

  • 揭秘:班婕钰被惨害 汉成帝[牡丹下死]之谜
  • 班婕钰(前48)——前六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形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姑。汉成帝的妃子,善诗...

  • 汉朝皇帝刘恭为何被罢黜?与吕后有什么关系
  •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国家,虽说皇帝无数,但是其中也不乏遭废黜的皇帝,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听范增的暗示杀了刘邦
  •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 这...

  • 汉朝皇帝刘恒:汉朝历史上最孝顺、最节俭的皇帝
  • 文帝当政之初,就用母亲教给他的黄老之术治理天下,与人民休息,造福人民。登基后,他连发两条诏书,表示要做亲民皇帝,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