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叔陵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是挖别人的陵墓?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img]406792[/img]
“老王谢堂前燕,飞进普通百姓家。”
这首诗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东晋时期,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王谢两个家庭都住在这里。
以开国元勋王导为首的王氏家族。
没有王导,就没有东晋王朝的建立。
谢氏家族以风流宰相谢安为首。
谢安是飞水之战的总指挥,以不到8万的晋军击败了前秦军队,
力挽狂澜,保住东晋王朝,保住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使之从五胡乱华之后,我有机会呼吸,重新崛起。
385年,飞水之战总指挥谢安病逝。
他生前是朝中首辅。他的葬礼非常隆重,由朝廷出钱主办。孝武帝司马曜给了他一副好棺材,在梅岭为他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
这是一件极其荣誉的事情,但没有人认为好事给死后的谢安带来了灾难。
在今天的雨花台上,东晋梅岭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又称梅岗,又称梅岭岗,与梅花无关,而是以东晋豫章太守梅岭命名。
东晋初期,梅深曾在这里营地,抵抗胡人入侵,此地遂称梅岗。
此后,许多人来到这里种植梅子。到明清时期,梅海已形成,中山脚下的梅林(梅花山)已成为南京东郊和南郊的两个赏梅胜地。
谢安死后35年,东晋灭亡,谢氏家族的荣耀褪去。然而,谢家的香不断,谢安墓的照顾仍然是家庭大事。一般民间盗墓贼都有贼心,却没有贼胆。谢安墓还是安全的。
就这样,时光飞逝,宋齐梁陈四代更替,557年,陈朝成立。谢安去世172年,也迎来了他的灾难。
给他带来抢劫的人是陈叔陵——陈朝第二任皇帝陈宣帝陈旭的二儿子,封始兴王。
陈叔陵在历史上的声誉很差。他天生奢侈腐烂,残忍,色彩极佳,但他有很强的表演天赋。为了赢得父亲和国王的青睐,每次他上法庭,他总是坐在车里或马上拿着一本书,嘴里念念有词,看起来很好学。我一回到家,书就被扔掉了。我经常在晚上找到一大群狐狸朋友和狗朋友,直到天亮才分手。
陈叔陵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偷别人的陵墓。
只要他能找到陈国首都建康附近的古墓,他就会带领军队盗墓。每当他在野外游山游水时,如果遇到一些豪华墓碑或名人墓碑,他就会下马驻足仔细阅读,然后命令下属挖坟,把墓里的一切都翻过来,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
陈叔陵似乎患有恋骨病,也就是说,他特别喜欢死骨。盗墓时,他会特别注意偷走它的一部分,把它当作婴儿带回家,和古董一起收藏。
据《陈书》记载,他最喜欢的是“骨肘胫”,也就是手臂和腿部的纺锤形长骨。他想让这根骨头做什么?玩,就是把人骨当玩具,拿在手里玩。
579年,陈叔陵27岁,母亲彭贵人去世。当时卜地相阴宅很流行,陈叔陵也想给生母找一块风水宝地,突然想起了谢安墓所在的梅岭。
他向皇帝的父亲请奏,将彭贵人埋在梅岭。
梅岭不小,但陈叔陵似乎相去相去,感觉最好的地方就是谢安墓的位置。
因此,陈叔陵命人挖掘谢安墓,抬出谢安的棺材,安排工匠“装饰”谢安的墓,刷新,换脸,抬进生母的棺材。
就这样,一代名相谢安的棺材被抛弃了,他的墓变成了彭贵人的“阴间别墅”。
谢安的九世孙和招远将军谢贞刚从北周回到都城建康。面对陈叔陵的淫威,她虽然抱怨,但无能为力。谁能激怒皇帝的儿子?
但是这个疯狂的盗墓者最终没有落得好结局。后来,在与大哥陈叔宝争夺王位失败后,陈叔陵被砍头,尸体被扔进长江喂鱼。
不久,朝臣们向陈后主写了一封信,清理了陈叔陵生前的罪行。他的生母彭的尸体被从坟墓里拿出来,修建的寺庙和床上用品也被摧毁了。墓地又归谢家所有,谢家终于长出了恶意。
但谢安的棺材并没有回到建康。
原来,谢安墓被盗时,他有一个孙子叫谢夷吾,任长城(今浙江长兴)县长,把谢安棺搬到长兴三鸦岗。
因此,在过去的1500年里,谢安一直安息在长兴县西南角那个叫三鸦岗的地方。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谢安的墓庙再次被摧毁,只有两块墓碑。今天看到的谢安墓近年来被重建。
“三川北如麻,四海南如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风生。”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我自己漂泊,世事各艰难。逆旅招近,外国思绪宽广。不材甘颓质,高卧不泥蟠。”
这是李白和杜甫为谢安的共同偶像写的诗。
为什么陈叔陵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是挖别人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