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假如合肥战争期间李乐进二人不听军令,张辽将如何对待他们?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战争。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

建安20年(215年),孙权率领10万军队进攻合肥。当时,张辽、乐进和李典率领7000人驻扎在合肥。然而,三人关系不和。确切地说,乐进和李典拒绝接受张辽,并与张辽抱怨,尤其是李典。

当时,张辽想主动出击。李典和乐进不太配合。后来,李典放弃了私人抱怨,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根据曹操的指示,三人乐进守城,张辽和李典出战,打败了孙权。

[img]406264[/img]

在这三个人中,张辽表现最好。张辽带领800人敢死队,措手不及地杀死了孙权。孙权退役时,张辽率军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吓坏了孙权。

他们三个关系不和谐。看《三国志李典传》记载: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都素不和谐,辽怕自己做不到。典叹了口气说:“这个国家的大事,顾君怎么在乎?我可以后悔,忘记公义!”是率众和辽破权。

想象一下,如果乐进和李典当时不服张辽,张辽有权斩他们吗?为什么张辽不敢采取强硬的手段?

先看合肥战争期间张辽、乐进、李典的职务。

战前,张辽是荡寇将军,假期。战后,张辽升征东将军。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战前,乐进是折冲将军,假期。战后,乐进晋升为右将军。《三国志乐进传》记载:太祖还留在张辽、李典屯合肥,增邑500户,前200户。以进数有功,分为500户,封一子列侯;搬到右将军。

战前,李典是破虏将军。战后,李典增邑百户。三国志 《李典传》记载:增邑百户,前300户。

也就是说,从官职来看,张辽、乐进、李典的官职基本都是平等的,都是杂号将军,水平差不多。然而,乐进和张辽的假期地位较高,李典没有假期。于禁在建安21年(216年)被封为左将军,成为曹操手下第一位姓将军。

[img]406265[/img]

假期可以代表君王,但只是代表,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假期才有。@ 李典和乐进拒绝接受张辽的调度,张辽无权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张辽只能请求曹操处理。

但在关键时刻,李典和乐进还是以大局为重,放弃私怨,与张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打败孙权。

当时不仅乐进、李典与张辽关系不和,于禁与张辽关系也不和。证据见《三国志赵传》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众将任气,多共不协。

五子良将,共五人,其余四人,有两人不服张辽,这很奇怪,五人有三人不和,加上李典,估计曹操也很头疼。

然而,尽管他们关系不好,但由于赵燕在中间的调解,这种情况逐渐得到了解决。

事实上,于禁、乐进和李典拒绝接受张辽,与张辽关系不好。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资历太老了,是第一个跟随曹操与世界作战的老兵。张辽是后来的将军,他们的资历无法与他们相比。当然,他们拒绝接受张辽。


假如合肥战争期间李乐进二人不听军令,张辽将如何对待他们?如果李乐进在合肥战争期间不听军令,张辽会怎么处理?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