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分为前后期,应以关羽败麦城、刘备东征失败为界。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形成三国的独立趋势。然而,三国给许多人的印象是,早期英雄众多,后期人才枯萎。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后期并不比前期差。
在战争方面,邓艾段谷打破了姜伟。他们抢地利夺天保险。几次你来来去去,战斗机的把握和战场的指挥都很精彩。如果胡济援军没有到期,姜伟可能不会输。后来,姜伟闪电行军急行500公里,躲避邓艾追兵,奔赴剑阁,挡住了钟会10万军队。如果没有邓艾兵行的危险动作,钟会将不可避免地失败。
[img]406467[/img]
在政治斗争方面,东吴的权力斗争是惊心动魄的,远远超过了现代任何宫廷斗争场面。孙权骂死了鲁迅,给了朱据,开启了孙吴流血的政治斗争。之后,孙军计划诸葛恪,孙休清算了孙臣,孙皓屠杀了濮阳兴和张布。基本上,这是一场杀戮,没有提到当地人民的阴谋。
在战略上,司马家族夺权的道路可以说是巧妙的,每一步都是血淋淋的,每一步都是一步一步的杀人。首先,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杀死了曹爽,赢得了曹魏的权力。然后司马师杀了李丰和夏侯玄,废了曹芳杀了曹尚,借吕安案杀了她,吓得全世界的名人都不敢妄议。
[img]406468[/img]
三国初期的精彩是在乱世,出现了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诸多逆境英雄。虽然三国后期出现了乱世,但也是偏安一方的统治,就像春秋战国一样。即使是政治环境最稳定的蜀国,内部也不稳定。荆州人、益州人、东州人各有矛盾,费毅、乔周、姜伟等人各有顾虑。
与三国前期相比,三国后期更加险恶恐怖,英雄故事少,政客故事多。因此,罗贯中减少了三国后期的篇幅,而是把所有的笔墨都倾注在姜伟身上,让人觉得三国后期的人才枯萎了。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后期人才是否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