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闵子的结局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
闵子以孝为名,是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道:“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他父母昆弟的话。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苏辙写的石碑和苏轼写的《齐州闵子祠记》描述了祠堂的建设。
明代,经过城市人刘智的发集,闵子骞墓和子闵子骞祠堂捐款重建,殿后修建了“讲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img]402875[/img]
他出生在鲁昭公六年,死于鲁哀公八年,比孔子小15岁。他出身贫寒,生母过早去世。被家庭所迫,他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开车出去谋生,过着非常痛苦的生活。后来,孔子成为孔子“仁”和“德”理想的忠实推动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道闻名于世。直到50岁去世,我才想成为一名官员。
他的祖先是鲁国的第四代君鲁闵公,他的父亲闵世恭是八世祖。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
子骞很孝顺。他年轻时失去了母亲,父亲娶了继母。继母更喜欢自己的二子,虐待闵子骞,但子骞没有告诉父亲,以免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
一年冬天,继母给孩子做了一件棉袄,假装给子倩做了一件棉袄。事实上,里面装满了芦苇。他不知所措。有一天,我父亲开车送他们三个兄弟出去,让闵子倩在前面鞭打。闵子倩因寒冷和饥饿无法控制汽车,马车滑进了路边的沟里。
我父亲很生气,说:“你的孩子真的没有前途。他穿得这么厚,发抖!看看你哥哥。棉袄比你薄,没有你冻得那么冷。”他还鞭打了他。结果,他打破衣服,露出芦苇花。父亲捏了捏另外两个儿子的棉衣,心里明白父亲知道自己冤枉了闵子倩,然后骂妻子不贤惠,决定休妻。
[img]402876[/img]
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向继母求情:“母亲在一个寒冷的儿子,母亲去了三个儿子的订单。(母亲在这里,我是唯一一个冻僵的人;如果母亲离开,两个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没有母爱的孤独痛苦。)“父亲不再离开妻子,继母也改变了过去。
后来,他在孔子学习。孔子仕鲁期间,季某聘请他担任费宰。闵损婉言拒绝说:“善为我辞职。如果有复我的人,我会在汶上。(请礼貌地谢绝我。如果你再请我,我会躲在汶上。)"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闵子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