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鲁国这么弱,齐国为什么不吞并呢?

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历史上有两个诸侯国:齐国和鲁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比如齐桓公在位时,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时期,齐国在战国中期击败魏国,成为与秦国并称的两大强国。相应地,鲁国君主虽然是周公姬旦的后人,但在整体实力上,鲁国相对较弱,不能称之为强国。那么,问题来了,齐国为什么不吞并弱小的鲁国呢?

@ 两个诸侯国齐国和鲁国都被封于西周初。就齐国而言,开国君主是姜太公,而鲁国则是周公姬旦的儿子代父。西周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实力依然存在,齐国自然不敢对鲁国有任何想法。然而,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以来,即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王室衰落,强大的诸侯国开始消灭晋、秦、楚等周边小国,逐步走向强大。而当时的齐国,的确,都鲁国发起了进攻,并多次出兵。

[img]399448[/img]

然而,在春秋时期,鲁国基本上抵御了齐国的进攻。例如,就长勺之战而言,周庄王14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发生。这场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的另一场重要战役。鲁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间接促成了齐鲁息几年后的兵言和。@ 长勺之战也让曹辩一战成名,留下了“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此外,齐桓公和管仲在世时,虽然齐国的实力不断增强,但齐桓公要想成为春秋霸主,打着尊敬周王室的旗号,继续攻打姬姓诸侯国鲁国,自然是不容易的。

[img]399449[/img]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经历了内乱等问题。后来,尽管齐国有进攻鲁国的想法。然而,鲁国主动与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搞好关系。因此,对齐国来说,为了吞并鲁国,显然与强大的晋国结怨。春秋末期,齐国姜氏衰落,田氏逐渐崛起,也希望讨伐鲁国。然而,对于鲁国的子贡,即孔子的徒弟之一,却说服吴国救鲁国,用三寸不烂之舌打败齐国。相应地,齐国的田氏也开始关注篡夺君主,自然暂时放松了对鲁国的关注。

@ 战国初期,越国一度北上中原,将其势力扩大到今天的山东省。随后,魏国通过变法变得强大,成为齐国的重要威胁。战国中后期,尤其是齐民王(齐闵王)在位时,齐国击败魏国,成为春秋霸主。然而,齐国第一个消灭的大国不是鲁国,而是地理位置更重要的宋国。然而,齐国灭宋后,遭到五国伐齐,几乎灭亡。因此,齐国最终错过了消灭鲁国的机会。据史料记载,楚考烈王在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灭亡。最后,齐国并没有成功地消灭周围的鲁国,而是让楚国获得了这片土地。


鲁国这么弱,齐国为什么不吞并呢?鲁国这么弱,齐国为什么不吞并呢?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