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廷禁止豪强私自铸钱,采取重农抑商,逐步分化诸侯。那么如何在文景时期抑制豪强呢? 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西汉初期的“与人民休息”政策,对农民来说是雨露阳光,但却助长了强商的实力。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轻兵薄赋政策使他们获利最多;“松山泽之禁”,富商从中获利最大。@ 在“与人民休息”的同时,强大的企业日益扩张,汉初军事集团具有社会政治优势,叛逆的巨人土壤霸权和日益强大的商人形成了三股势力。
这些富人占有大量财富。一方面,他们使用成群的奴隶,过着奢侈的生活,消耗大量的劳动成果,影响农业生产;一方面,疯狂合并土地迫使大量自耕农民破产流亡。当时国家的税收是30税1,即收获量的3.33%,地主向租客收取的地租率是5%,即收获量的50%,差额是地主收入的46.67%。社会财富占有的悬殊是社会不安的最大隐患,容易造成社会秩序动荡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img]399321[/img]
为了保护自耕农业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文景二帝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强者。汉文帝的重要政策部长贾毅提出:改变习俗,反对奢侈;禁止强者私下铸造资金;重农业和商业;逐步分化诸侯;加强储备,防止荒野等一系列建议。
这些主张严重损害了权贵阶层的利益,贾谊也成为了他们的攻击对象,指责贾谊“年轻初学,专欲善权,乱事”。@ 贾谊终于被陷害,流放在潮湿的沼荒之地,死时只有33岁。
汉景帝时,赵错是一位比贾毅更务实、更勇敢的政治家。赵错指出,虽然今天的法律“尊重农民,但农民又穷又便宜”。他提出了“损失不足”的财务管理理念,诱使富人购买农民的粮食,以实现国家重农政策。他建议景帝勇敢地接受权贵集团的挑战,并被景帝重复使用,但他也受到了更多权贵的攻击。
在打击豪强方面,景帝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特别是任命郅都、王文舒、严延年、宁成等所谓酷吏,痛惩非法豪强。
史书上说“流血十几里”、“余都栗子”、“强势肋息,威震旁郡”。赵错的父亲从家乡来劝阻儿子说:“你这样做,刘安了,赵危了。”赵错的父亲受不了压力,服毒自杀,赵错在后来的七国之乱中被杀。贾谊和赵错的主张被文帝和景帝接受和实施。作为“文景之治”的重要英雄,他们一直受到后人的赞扬。
[img]399322[/img]
自战国以来,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形成了“奖耕战”、秦汉后“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到宋元“专卖”法,甚至明清“海禁”,都是重农抑商的表现。
“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必须由经济形式决定。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它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深刻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的“农本商末”政策。
如何抑制文景时期的强大?详细说明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