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只排名第二十三,但在名将辈出的初唐,他依然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将。
李积的杰出之处在于,他总能在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历经三代领导人,屹立不倒,堪称初唐最聪明的武将。如何与人打交道,李积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样本。
[img]399857[/img]
李积原名徐世积,又名徐茂功,投唐后姓李。他因为避开唐太宗的名字而更名为李积。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里有很多孩子和仆人,他们有几千小时的小米”。隋末乱世,李积的父子“慈善救济贫困,不问亲疏”。
李积十七岁时,他突然去了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寨土匪集团,开始了抢劫家庭的生意。至于他为什么要加入土匪集团,他仍然是个谜。也许,在隋末乱世,只有加入强盗团伙,我们才能保住徐家的财富。
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积如鱼得水,成为著名鼎鼎瓦岗寨的核心人物。李密加入瓦岗寨后,瓦岗寨发生了质的变化,突然从一个靠打家劫舍混日子的土匪团伙变成了与朝廷竞争的农民起义军,大隋政权在他们的打击下摇摇欲坠。
李密被封为魏国公后,李积也被封为东海县公。革命的残酷性日复一日地显现出来。经过隋军的镇压和内部火灾,绝望的李密选择了回到唐朝。李积也走到了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如何选择考验他的智慧。
[img]399858[/img]
此时,李积实际上占领了瓦岗军的旧地,其范围是“东至海,南至河,西至汝州,北至魏军”。李密投靠唐朝后,李积实际上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李积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他能收拾残兵败将,据地称王;二是既然李密投大唐,那我李也可以投大唐。
但李积放弃了这两条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第三条路。李积对手说:“这片土地原本属于魏公。如果我把它献给唐王,我就被怀疑利用了危险。因此,我决定将这片土地的详细资料和军民户口资料汇总成册,交给魏公,由他决定。”
使者回到长安后,兴高采烈的李渊以为李积来献土,但使者空手而归。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李渊更加惊讶。原来李积不想贪天功。他早就把所有的信息都给了李密,然后通过李密的手把它们转给了唐朝。
[img]399859[/img]
李渊真没想到,在礼崩乐坏的隋末,竟然有这么高风亮节,不肯落井下石的人,他大为感动地说:
“李世积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
李积的第一个选择是如此美丽。他巧妙地避免了背主求荣的尴尬,创造了他的大丈夫形象。他以忠于老主人的方式投资了唐朝,为他预留了道德和政治空间。
然而,有些事情并不令人满意。降唐后,李密背叛了唐朝,最后受到了惩罚。这无疑是把李积推进火坑。你知道,李积所有的政治资本都来自于他对李密的忠诚。现在李密背叛了唐朝,李积将去哪里?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积再次展示了他非凡的智慧。他大张旗鼓地向朝廷上表,要求皇帝开恩,允许他埋葬李密。李渊再次被感动,允许李积为老主人举行葬礼。就这样,李积再次将政治负担转化为优质资产。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作为一名将军,李积先后参加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坎、徐圆朗等人的平定,成为大唐功勋卓越的战士。
[img]399860[/img]
玄武门变更后,李世民成为唐朝的新一代领导人。在新时期,李积作为一代著名的将军,参与了东突厥的平定,安定了北方,并被任命为军事部门的书记。李积将如何应对李世民的挑战?
有一天,李积突然病得很重。御医开了一个奇怪的处方。药物的引导实际上是李世民的胡须灰。李积服药后恢复得很快。李积感动了。他跪下来感谢他,磕头,直到额头上的血直流。
谁知道呢,李世民假装轻松地说:“为了国家,不为卿也,何谢之有!”李世民的回答是独一无二的。
演出结束后,李世民留下李积喝酒,喝了三杯酒。李世民开始“酒后托孤:“我求大臣可以托孤,不能超越公众,公开不辜负李密,不辜负我!”听到这句发自内心的话,李积大非常感动,他感动的方式也很奇怪。
“啮指出血,因饮醉;上解御服以覆之。”
在这里,李积的表现是独一无二的。既然皇帝是酒后孤儿,我当然很感激,甚至到了“啮指出血”的地步。如果你因为酒而孤独,那我就醉了。
不管怎样,如果你在酒桌上,你应该认真对待,我也应该认真对待。如果你喝醉了,我也应该喝醉。如果一切都做得这么恰当,就不会违背圣意。这是李积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最高境界。当然,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不久,李世民病得很重。他觉得时间不多了。为了清除弱王子的障碍,他把没有过错的李贬为叠州总督。李积没有抱怨。接到命令后,他甚至没有时间回家。他第一次去了一份新工作。
李世民曾对王子说过这样的话:
“李积才智多余,但汝与之无恩,恐怕不能怀服。我今废之,若其即行,如果我死了,汝于后用作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则当杀耳。”
[img]399861[/img]
到目前为止,我们才明白为什么李积一开始走得如此果断、如此迅速、犹豫不决,将来会被杀。看来李积已经看透了君王的心思,李世民也在时刻算计李积。大师们已经采取了行动。如果他们走一步,他们应该看到接下来的十个步骤,而不是模糊。
凭借与李渊、李世民两代领导人过招的经验,面对乳臭未干的李治,李积的反应要轻松得多。
李治即位后,将武则天纳入后宫。李治一心想把武氏改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极、楚遂良等重要老大臣的强烈反对。
在关键时刻,李积的一句话唤醒了李志。他说:“陛下的家庭背景,为什么要问外人呢?”李积很容易解决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使李志摆脱了对重要大臣的心理追逐和拦截,很容易解决李志的问题。
作为隋末乱世的英雄,李积经历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而屹立不倒,最终以高龄而死。他不仅依靠自己的武功和行军打仗的能力,还依靠自己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处理君臣关系的能力。
世界洞明洞知识渊博,人情实践就是文章,如何与人打交道,李积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样本。伴君如伴虎,李积既不学那些“武死战,文死训诫”的傻子,也不学那种直言不讳的奸臣。危机时刻,他总能顺水推舟,借坡下驴,不失本性,占据道德最高点,这才是他的宝贵之处。
李积的卓越在哪里?他的行为使他能够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