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蜀汉军队部署的读者将在下面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姜维部和其他蜀军在三国蜀汉灭亡时是如何部署的。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控制的领土最小,人口最少,军队数量也是三国中最少的。
根据裴松之在《三国演义》中引用王隐在《蜀记》中的描述,刘禅向邓艾投降。《命尚书郎李虎》寄来的《士民书》记载,蜀汉共有12000名带甲兵。
相比之下,东吴后期有23万士兵,是蜀汉的两倍多。至于曹魏更强大,16万军队被派往灭蜀之战,超过了蜀汉全国军队的总和。诸葛生日时,司马昭派出了近50万军队,显示了双方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时期没有互联网,很难及时统计各地驻军人数的变化。《蜀记》中提到的蜀军人数,应当根据一定时期各地报告的结果,统计出蜀军共有多少士兵,只是一个注册数字。
魏进攻蜀汉时,根据当时的通信条件,成都可能无法及时掌握当地军队数量的变化。刘禅投降时,扣除战斗伤亡后,蜀军实际上不应该有12000人。
[img]398064[/img]
而这十万二千蜀军,可分为机动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两部分。
蜀军的机动部队由将军姜伟直接指挥。为了方便北伐,他在汉中驻扎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在灭蜀之战之前,宦官黄浩获得了权力,想要摆脱姜伟,而是让附属于他的右将军阎宇掌管军事权力。为了避免灾难,姜伟带领一些蜀军前往中屯田,其他部队由廖华、张毅、董厥等将军负责,驻扎在益州各地,准备适应。
灭蜀之战爆发后,姜伟在与邓艾打仗后带领军队退役,廖华等人也奉命带兵马前来增援。据《三国志·钟会传》记载,当邓艾偷渡阴平,击败诸葛瞻时,姜伟放弃剑阁,回到成都,大约有4万或5万人。
这四五万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姜伟、廖华、张毅、董厥指挥官的机动部队。此外,汉中可能有少数后卫退役。这一数字与司马昭估计蜀军机动部队约5万人一致,这也与吴国大臣张燕在《默记》中提到诸葛亮北伐时蜀军约5万人一致。
蜀军机动部队总数在5万左右。
[img]398065[/img]
蜀军的后备部队通常主要部署在成都、汉中、永安、南中三个边境地区,其他地方是州军。魏军占领汉中后,为了防止魏军通过米仓道通过巴西迂回攻击成都,他还必须在巴西部署相当数量的军队。
汉中靠近魏国,军队最多。虽然《三国志》等史书没有提到灭蜀之战时汉中有多少蜀军。但考虑到王平守卫汉中,共有3万军队。《三国志·钟会传》提到,钟会攻克阳平关、南郑后,汉城、乐城各有五千蜀军拒绝投降。汉中要地阳平关、南郑,守军不应少于汉城、乐城。汉中至少有2万人。
驻扎在永安的蜀军人数最多的时候,刘备刚刚去世。当时蜀吴关系刚刚缓和,互相警惕。李燕指挥军队驻扎在永安,监视东吴。然而,随着曹魏实力的增强,蜀吴之间的压力关系越来越密切。曹真伐蜀时,诸葛亮让李燕带着2万人到汉中加强防御。从那以后,永安的防御力量应该不多了。
公元257年,东吴将军施加了孙晨在中国的专权,导致局势不稳定。刘禅在秘密联系蜀汉时,派阎宇领导500支军队加强永安的防御。从那以后,阎宇一直带着军队留在永安,直到灭蜀战争爆发。他留下罗宪和2000人留在永安,带领军队回去救援。
灭蜀之战前,永安的蜀军是阎宇的5000人,加上原来的驻军,应该不到一万人。魏军夺取汉中时,永安只有2000人。
[img]398066[/img]
历史上很少提到成都、南中、巴西的蜀军数量。然而,南中和巴西至少应该有成千上万的人。这样,12000名蜀军扣除了姜伟的4万或5万人,汉中的2万多人,永安的1万左右,南中和巴西的守军,只剩下1万或2万人。即使加上阎宇带回的人和马,扣除各地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的部队,蜀军留在成都的部队最多也在2万左右。
难怪邓艾带着2万大军偷渡阴平后,诸葛瞻打不过他,兵力也不如对方。此外,邓艾和魏军长期战斗,诸葛瞻和成都蜀军第一次上战场。他很有天赋击退魏军的第一次攻击。
蜀汉灭亡时军队是什么样的? 朝廷是如何部署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