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仲(约公元前395-公元前338年)协助齐恒公命名世界。他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和政策,在内政和外交上进行了全面改革,被齐恒公尊为仲父。在他执政的40年里,齐恒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因为他奖励勤奋,惩罚懒惰,统一铸造和尊重王者。经过三年的统治,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誉为法家思想的鼻祖。
[img]398089[/img]
李悝(约公元前455-公元前395年)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也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当他担任魏国时,他在中国实施了变革,倡导依法治国,并颁布了《法经》、《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的成功变法,使魏国迅速富强起来,属于战国初期的头号强国。
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商鞅进入秦国后的很多变法(约公元前395-公元前338年)都是参考李悝的变法,影响非常深远!商鞅原本是卫国人,原本是姬姓,也叫公孙鞅。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的求贤令进秦,为秦国的强盛之路奠定了基础。他实施了两次大规模变革,废井田,建立军功爵制,实行连坐制,制定秦律,统一衡量,焚诗禁学。但秦孝公死后,被秦朝贵族诬陷,死于五马分尸的酷刑!
[img]398090[/img]
申不害(前385-前337)是郑韩时期的人物,也是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改革家。在他的15年里,韩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改革家。其中,能够成为法家的四大榜样之一,足以证明申不害的个人能力。在韩国历史上,申不害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尊敬的改革家!
吴起(前440-前381年)是卫国左氏(山东菏泽)人。他一生都是历仕鲁、魏、楚,熟悉兵家、法家、儒家思想,在内政和军事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吴起早年在鲁国当官,齐国入侵时,为成为鲁国将领而杀了自己的妻子,这也是“杀妻求将”典故的由来。后来,吴起先在魏国创造了横扫世界的魏武卒。后来,吴起投奔楚国后,被楚悼王任命为尹,对楚国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变法运动。战国初期,楚国已经衰弱。吴起被任命为尹后,进行了一系列变法改革。吴起改革后,楚国迅速强势起来,但吴起改革触动了楚国贵族的利益。楚悼王死后,楚国贵族发动了针对吴起的兵变。吴起被杀,尸体被车裂肢解。
春秋战国时期五大改革家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