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39年,南唐正式立国,开国皇帝李敏轻赋薄赋,礼贤下士,迅速将南唐建立成强大的国家。
历史书载,李敏曾制定国家政策。帝国未来的发展必须以发展本身为主,周边外交以和平为主,决不能随意发动战争。在此基础上,等待北方的变化,然后才能做到。
这一政策符合当时南唐的国情,李敏本人在位期间基本符合这一国策。然而,李敏于公元943年去世。在北方真正有机会之前,一位新皇帝已经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李宇的父亲中主李静。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南唐的大好河山,中主会做出什么选择?
[img]398852[/img]
李静,原名徐景通,和父亲一样,依靠徐闻时都以徐为姓。与他的父亲不同,当他出生时,他的家庭开始慢慢显赫,他很早就被提拔为司部郎中,然后一直晋升到诸卫将军。
徐温去世后,他更加兴高采烈,担任兵部尚书,参与政治事务。公元935年,齐国开国,李静再次晋升为王子。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李静成为了南唐的王子,最终成为了王子。
也许李静出生时就有一把金汤匙。李静根本没有父亲的毅力和勇气。他更像一个完整的贵族公子,他的生活太顺利了。他几乎像火箭一样崛起。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李静的性格弱点。
在父亲还活着的时候,李静表现出色,学习非常认真,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智慧。然而,当他的父亲去世时,也就是公元943年,李静把鸭子赶到货架上,成为南唐的第二任皇帝。就这样,一个繁荣的帝国被交给了他。
面对下属的山呼万岁,李京一定充满信心。他想继承父亲的荣誉,超越父亲的国王。他能做到吗?答案很尴尬。
[img]398853[/img]
当他登基时,南唐发生了一场奇怪的叛乱,历史上被称为张遇贤的混乱。据说这个叫张遇贤的人是罗汉的转世,所以他得到了乱军的支持,然后拥有超过10万人,成为南唐的一大担忧。
李静接手后非常担心,于是派军队镇压。但奇怪的是,张遇贤在发动战争前向上帝祈祷。结果,上帝不再说话了。这个人失去了信仰,大家都离开了他,所以叛乱平息了,他自己也被逮捕了。
也许是这场莫名其妙的叛乱,李静突然找到了自信,认为自己的命运回来了。@ 他的政治开始混乱,他甚至重用了被称为五鬼的奸臣。这五个人控制着政府,利用皇帝的信任将皇帝与大臣隔离开来。朝廷曾经发生过危机。
幸运的是,南唐毕竟刚刚开国,仍然有很多能干的官员。侍卫部队虞侯贾崇冒着生命危险劝说李景,数了数先帝成功的原因,指出了国王与大臣密切合作的重要性,这改变了李景在泪水下的困惑状态。
走出困惑的状态,很快就会出现新的问题。公元944年,与南唐接壤的闽国发生叛乱。王的兄弟独立为王,互相攻击。在这个机会下,前父亲制定的国家政策开始迫使李静做出选择。
[img]398854[/img]
根据过去的规定,南唐应该与周边国家和平外交,然后在发展实力的基础上等待北方的混乱。所有的注意力都应该集中在北方。然而,此时,闽国的混乱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就可以凭借正义的老师赢得这个地区,扩大我们的领土,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功劳。
经过反复思考,李静终于抵挡不住诱惑。他放弃了父亲的政策,选择出兵攻打闽国。
就战场形势而言,李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他的军队不断征服四州,王的兄弟也被追逐。最后,李静摧毁了闽国。
如果历史仅此而止,南唐迈出了辉煌的一步,李静肯定会超越他的父亲。然而,中庸之主是中庸之主。即使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有时也会变成灾难。
事实上,虽然福建已经被摧毁,但这个地区仍然有一些残余的力量。李静听了陈觉的评论,觉得他可以毫不费力地完全接受这个地区。结果,陈觉无能为力,不足以和平安慰,但强行用武力镇压,没有通知李静。当朝廷做出反应时,军队正准备镇压,把安慰工作变成战争。
皇帝非常生气,准备惩罚陈觉。结果,人们劝说,既然战争已经开始,为什么不进行呢?因此,李静对扩大战争感到困惑。因此,可以想象,由闽国残余将领李仁达联合的吴越派遣了3万支援军队。结果,南唐惨败。
[img]398855[/img]
李静很生气,继续增加军队,但总是不可取胜,国力逐渐消耗在南方战场上。
正是在这个时候,契丹人摧毁了后晋政权,整个北方失去了统治集团。客观地说,南唐开国君主徐志明提到的北方变革已经到来。以当时南唐积累的国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甚至一举实现南北统一。
不幸的是,李静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混乱中,错过了北方的好机会。两代人的积累正在消耗,导致北方便宜的刘志远,这个人也借此机会建立了另一个五代政权后汉。
李静的选择可以说是失败了,甚至不容易建立的功绩也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但李静已经领先了,他仍然幻想着扩大领土,超越他的父亲。
公元950年,由于南楚内乱,李静再次趁虚而入。不客气地说,这段历史重演了当年的悲剧,但表达方式不同。李静终于在公元952年摧毁了南楚,但这场战争也使得多年来国家政府积累的一切亏损。为了弥补军费,南唐对南楚人民的疯狂剥削导致了这一地区的矛盾。
到目前为止,前强大的南唐政权已经成为一个空架子,土地面积可能会翻倍,但国家实力极其空虚,国家内部存在许多矛盾。
不久,危机即将到来,后周政权成立,后周955年进攻南唐。显然,南唐的周世宗水平远高于李静。结果,南唐失去了盔甲,一个接一个地占领了土地。绝望的李静甚至写信给契丹寻求帮助,但结果仍然毫无用处。
到公元958年,南唐再也打不过了,所以南唐只能屈辱地称臣。李静去掉了皇帝的头衔,自称是历史上的国主。更尴尬的是,南唐开始采用后周年,一代强国沦落。
签约后,李静常年郁郁寡欢,终于在第二年去世,享年46岁,而江山则传给后来著名的李后主。
南唐中主李静面对一个繁荣的帝国,是如何治国的?